三年级语文下册 古诗二首-凉州词 3课件 语文a版

三年级语文下册 古诗二首-凉州词 3课件 语文a版

ID:15301276

大小:201.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08-02

三年级语文下册 古诗二首-凉州词 3课件 语文a版_第1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 古诗二首-凉州词 3课件 语文a版_第2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 古诗二首-凉州词 3课件 语文a版_第3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 古诗二首-凉州词 3课件 语文a版_第4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 古诗二首-凉州词 3课件 语文a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三年级语文下册 古诗二首-凉州词 3课件 语文a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王之涣凉州词唐王之涣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据《资治通鉴、唐纪》载,唐玄宗时,改府兵为募兵,兵士戍边时间从一年延长至三年、六年,终于成为久戍之役,“天宝以后,戍卒还者十无二三。”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唐·李颀《古从军行》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晚唐·曹松《己亥岁二首》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王昌龄《塞下曲》塞下曲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凉州词(唐)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

2、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作者简介王之涣(688—742),是盛唐时期的诗人,字季凌,祖籍晋阳(今山西太原),其高祖迁今山西绛县。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全唐诗》 存绝句六首,皆历代传诵名篇。解题凉州词:是凉州歌的唱词,是流行于盛唐的一种曲调名,许多诗人都喜欢这个曲调,为他填写新词,因此唐代诗人都写有《凉州词》。字词意思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八尺。羌笛:羌族的一种乐器。杨柳:指一种叫《折杨柳》的歌曲。唐朝有折柳赠别的风俗。度:经过。字词意思黄河远上:

3、远望黄河的源头。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近。“远”一作“直”。古诗今译辽阔的高原上,黄河奔腾而来,远远向西望去,好像是从白云中流出来的一般。在高山大河的环抱下,一座地处边塞的孤城巍然屹立。羌笛何须老是吹奏那哀怨的《折杨柳》曲调呢?要知道,玉门关外本来就是春风吹不到的地方,哪有杨柳可折!读诗的前两句,这两句写出了黄河的什么气势,突出了戍边将士生活环境的什么?想象长期驻守在这里的将士有什么感受?雄伟,荒凉。孤独悲凉读后两句,说说戍边将士

4、为什么听到羌笛吹奏的《折杨柳》曲调会心生哀怨?它表达诗人怎样的感情?当戍边将士听到羌笛吹奏着悲凉的《折杨柳》曲调时,就难免会触动离愁别恨,不免产生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感情,所以诗句写出了戍边者不得还乡的怨情。思想感情这首诗通过描写边塞玉门关的荒凉,表达了作者孤独、悲凉的心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戍边将士的同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