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684250
大小:2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29
《关于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思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思考 摘要:当前,许多高校代写论文的就业指导课在教学安排、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以教学安排全程化、教材内容科学化、教学形式多样化、教师队伍专业化、教学机构完善化、教学管理规范化和学科研究先进化为目标,全面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建设。 关键词: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大学生 就业指导课是高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手段和方式,是对大学生进行就业观念教育和职业规划教育的主渠道,是帮助大学生调整就业期望值、了解就业政策、掌握求职技巧、
2、提升就业能力的有效方法。面对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目前各高校普遍开设了就业指导课,但从总体上看,该课程的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例如:教学安排功利化,只在毕业班集中开设就业指导课,想一朝之际解决所有问题;教学内容浅薄化,过于重视求职技巧的指导,没有触及学生正确职业观的树立和职业素质准备等深层次问题;教学形式单一化,教师说教多,师生互动少,学生实践更少;教师队伍非专业化,就业指导师资数量和质量远未达到实际需要;教学秩序自由化,教师调课和学生缺课现象多,教学质量难以保障;学科属性模糊化,系统的高质量的教材少,科研
3、项目和成果更少,多数学校还没有专门的教研室,等等。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就业指导课的作用还没能得到最充分地发挥,因此,加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必须首先全方位推进就业指导课的改革与建设。 一、教学安排全程化 无论是就业观念的树立,还是职业素质和求职技能的具备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因此,加强就业指导课的建设必须首先改变功利化的教学安排,构建一个从入学到毕业的全程化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对大学一年级新生着重职业生涯设计教育,引导学生适应新的大学生活,使学生顺利实现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换,
4、并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成才观和择业观的教育,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初步设计职业发展方向,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崇高的职业理想;对大学二、三年级学生着重进行综合能力培养,教育学生认清就业形势,根据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调整知识结构,培养与职业发展目标相适应的能力,塑造和完善自我,形成社会要求与自我目标的协调互动;对大学四年级学生着重进行求职指导,讲授求职方法、面试技巧、求职礼仪、就业程序、就业法规、权益保护、就业信息获取等知识。 二、教材内容科学化 落实全程化教学安排必须有体现全程化教育思想的教材。按照全程化教
5、学安排编写内容科学、形式活泼、实践性强的就业指导教材是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基础。随着社会生活3节奏的日益加快和毕业生择业的日趋复杂,空泛的理论说教己不能满足学生就业的实际需要。为此,教材内容的科学性应集中体现在它的实践性和针对性上,教材内容不能流于说教,不能脱离实际,不能偏离作为指导对象的中国大学生的文化特点和个性特征。应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特点编写教材内容,应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实际、专业特点、个性特征和当代社会发展趋势出发,构建合理的理论体系,引导毕业生理论联系实际,掌握理论,勤于实践,正确择业,顺利就业,成功
6、立业。 三、教学形式多样化 科学的内容有赖于丰富的形式来实现。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意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采用多种教学形式,调动学生积极性。在教学中除采用教师讲授形式外,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结合专业特点、学生就业行业特点和学生实际需要,采用课堂讨论法、典型案例分析法、模拟面试法、优秀校友访谈法、专题讲座法、实地参观法、焦点问题辩论法、视频资料播放法等多种教学形式,使课程增强针对性,富有创新性。 四、教师队伍专业化 科学的教学内容和多样的教学形式都需要有高素质
7、的教师来驾驭。当前各高校的就业指导队伍主要由就业指导中心的工作人员、其他部门的行政人员和辅导员组成。前两者多数整天忙于具体事务,顾不上进修提高;而辅导员多数是刚毕业的学生,?昨天四处找工作,?被指导,?今天就开始指导别人就业,水平可想而知。所以,建立一支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就业指导教学与咨询队伍是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当务之急。这项工作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从就业指导或管理工作队伍中,选拔一批从业时间较长,就业指导经验丰富,热衷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与研究,有一定相关理论基础的人员组成教学骨干队伍;(2)
8、对这支队伍进行培训,为他们创造学习深造、学术交流、职称评定的条件和机会,鼓励他们到学生中去、到用人单位中去、到其他高校去进行调研和学习,不断提高他们的工作与教学水平;(3)开展集体备课和教学研究活动,组织教学骨干队伍针对学生实际,结合课程内容进行认真分析研究,明确授课内容和方法,通过集体备课、预制教案、主讲示范、课堂听课、课后研讨、书面分析总结等措施,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