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431412
大小:156.38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8
《大连自贸区 箭在弦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大连自贸区箭在弦上——从“三城联创”看保税区未来保税区物流城——集装箱码头规划中的生态城一角——天鹅湖规划中的生态城商业中心奇瑞“瑞虎5”正在下线 汽车、物流、生态城,这三个关键词从未像今天如此亲近。 当大连自贸区申办正式提上日程,前所未有的可期利好令“圈内”企业开始躁动。不过,如何快速弥补区内城市功能建设的短板,为优势产业提供城市功能承载,却是保税区面临的现实问题。 于是,“三城联创”将原本并无关联的三个关键词拧到了一起,成为保税区迈向自贸区、实现历史性跨越的战略组合。 屈东林 修伟 本报记者魏宇娜 保
2、税区:自贸区的“前传” 也许,很多人对于保税区的概念还不熟悉。的确,大多数普通市民对保税区的印象还只停留在“高高耸立的海关关门”和“来来往往的货运车辆”上。其实,从设计之初,保税区就是自由贸易区的“最初版本”——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出,国际上的保税区英文为Bonded Area,意为“有担保的,存入保税仓库的区域”,而中国保税区的英文为Free Trade Zone,意为“实行自由贸易的区域”。中国的保税区其实就是为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效仿国际上的自由贸易区而设立的海关特殊监管区。 保税区最明显的标志是由白色的围网将它与其他
3、区域进行物理隔离,由海关对围网内区域进行特殊监管,是当时我国开放的最高层次,其特殊政策在于“免证、免税、保税”。说得更直白一些,就是从境外进出保税区的货物处于自由状态,无需许可证、配额,不征关税及进出口环节税,在区内的设备、货物处于保税状态,可保留外汇现汇账户等,这些政策在国内非保税区是难以实现的。在功能上,保税区具有国际贸易、出口加工、保税仓储和物流分拨等基本功能,使区内投资者可以与境外客户签订合同、开列信用证,可以从事国际贸易、转口贸易、过境贸易、加工贸易,可以从事保税货物仓储、商品展示和货物分拨,可以同时开展三大功能所包含的所有
4、业务。这也是其他特殊开放区域所无法与之相比的。可以说,保税区具有了发展的先天优势。 目前,保税区拥有大窑湾港区、临港产业区及国务院批准设立的两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每年承担了东北地区70%以上的海运和90%以上的集装箱运输,是东北最大的外贸口岸和物流平台,也是北方第一大中转港,被誉为“东北对外开放制高点”。 “三城联创”:转型升级的新支点 “三城联创”,即汽车城、物流城、生态城的联动发展。追溯该战略的由来,离不开2010年大连市启动新市区管理体制带来的契机。原金州区二十里堡、亮甲店两个街道共188平方公里的地域划归保税
5、区管理,保税区组团由此成为与普湾新区、金州新区并立的三大新市区,承载起大连全域城市化发展的战略任务。至此,保税区的行政管辖面积扩大到251.3平方公里,一跃成为全国行政管辖面积最大、功能最齐全、开放程度最高的特殊功能区,也是全国唯一集“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港区”管理于一身的特殊经济区。 保税区拉开了从单纯的政策功能区向政策功能与产业叠加的综合经济区和现代化新城区转型发展的帷幕。这也就意味着实体产业业已成熟的保税区,在提升城市功能、建设新城区的需求上,已经迫在眉睫。“三城联创”发展战略由此应运而生。归结起来,其内涵就是将城市化
6、进程与产业发展融为一体,产业与城市要“双轮驱动”,相互支撑。城市发展有了产业动力,有了内在灵魂,将避免沦为“空城”;而产业发展也有了延伸之地和拓展空间,为未来区域进一步开放、产业进一步升级转型提供了无限可能。 “我想不远的将来,人们在这里既能拥有好的工作,又能享受好的生活。”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大连分公司副总经理王立功,为其2300名员工描绘了一个“现实”的未来。而这只是保税区目前8万名产业人口的一个小小缩影。据权威部门预测,未来3到5年,随着保税区两大产业发展潜力的不断释放,随之而来的产业人口将是现在的2~3倍,达到20万人左
7、右。加之原有的街道辖区居民,未来常住人口将至少达到25万人。而能否让他们居住得好、生活得好,已成为保税区政府提前布局生态城建设的头等大事。 为此,保税区近年来也不断加大区内城市基础设施的投入。仅在去年,在政府投资的65个项目中,超过1/3投放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资额占政府40多亿元投资总额的近一半。尤其是作为保税区推进全域城市化中的“样板工程”——预计未来发展面积为28平方公里的保税生态城正在加快推进。按照“世界一流、中国顶级”的建设标准,不久的未来这里将崛起一座产城融合、生态宜居、多元活力的现代化示范新城。 “自贸区”
8、: 未来升级版的保税区 从三城联创到自贸区申办,大连保税区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据知情人士透露,按照保税区申办自贸园区的总体考虑,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将成为突破口。探讨 “先照后证”登记制、申请省级企业登记管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