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155615
大小:3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6
《小说阅读教学中的切入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小说阅读教学中的切入点小说是一种内涵丰富的文体,具有信息量大、线索众多、涉及面广等特点。这就要求小说阅读教学必须找到最佳切入点,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小说教学的效率。小说阅读教学的切入,即从小说的某一点截开进入教学,它是深入理解小说的起点,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显著特点。本文将从以下几个角度略谈小说阅读教学中的切入点:一、从线索切入线索就是作者的行文思路。一般叙述性的文章都有叙事线索,或以人为线索,或以物为线索,或以情感变化为线索,或以心理变化为线索等等。较为复杂的记叙文还会构思多条行文线索,如明线、暗线、主线、副线等,几条线索或平行或交叉——这是根据文章的选材、构
2、思、主题等方面的需要来确定的。设计阅读教学时,可以将线索作为一个切入点,把握线索,驾驭文本,导引学生,组织课堂教学。讲清文章的行文线索,将作者的行文思路与教师的教学思路做到同步,那么行文线索就是清晰的,教师的教学思路也会显得明晰而单纯。例如,契诃夫的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以一个封闭、怀旧、胆小、多疑的别里科夫极力维护现行的社会秩序的故事来反映19世纪末沙皇恶搞的黑暗现实。但小说是以别里科夫的套子为线索来展示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抓住“套子”这根线作为切入点来探讨,能够起到纲举目张的效果,可以这样提问:(一)别里科夫的套子有哪些?(二)为什么要戴这些套子?(三)戴
3、的结果怎样?(四)作者以这个套子想来说明什么?学生按照问题层层深入探讨,就能很自然地把握文章的主题。二、从疑点切入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学科特别具有模糊性。因为每一篇课文都是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受,是个性和创造性的体现。因而,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难免有疑惑费解之处,教师可以从这些疑问点发问切入,以激起学生解疑解惑的欲望。例如,《孔乙己》写的是一个悲剧故事,而文中却有十多处写笑或笑声,颇令人费解。于是我们可以抓住笑这个疑点作为切入点。我们可先向学生置疑:我们生活中的喜剧往往能够让人开怀大笑,悲剧往往让人悲伤不已,可以说喜剧和笑声、悲剧和泪水总是分不开的。但是今天我们要学习
4、的小说《孔乙己》本是一篇悲剧,却充满了笑声,那么,悲剧里怎么会充满笑声呢?接着引导学生阅读分析:哪些人在笑孔乙己?笑什么?为什么笑?不同人的笑有什么独特内涵?为什么以笑写哀?从而步步深入解读文本。还比如学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时,教师可以设计“鲁达为什么不把郑屠扭送到衙门,并告他一状?”这个问题,然后抓住这个疑点,学生可以更清楚地认识鲁达这一人物的性格特征,最终就能够认识到在封建社会里,有钱能使鬼推磨,普通老百姓欲告无门的黑暗现实。这样疑点会成为开启学生思维的金钥匙,激发学生的情趣,最终能够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三、从悬点切入教学时,抓住悬点来设计教学,实际上也就是抓
5、住了学生的好奇心走进教学,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小说《祝福》中有一个情节给人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大年除夕之夜,热烈的祝福声中,祥林嫂死了,死了还被四叔骂为谬种。读到此处,人们心中不免打了一个寒噤:多凄凉,多悲惨!那么祥林嫂是怎么死的呢?小说在开头就给读者设置了一个悬念,引起读者急于阅读下去的欲望。教学时就可以紧紧围绕“祥林嫂之死”提出问题:(一)祥林嫂是谁?(二)祥林嫂怎么死的?——穷死的?病死的?被地主阶级打死的?(三)杀死祥林嫂的真正凶手是谁?然后引导学生阅读文本,逐一解决这三个问题,从而完成教学任务。四、从文眼切入刘熙载说:“揭全文之旨,或在篇首,或在篇中,
6、或在篇末。在篇首则后必顾之,在篇末则前必注之,在篇中则前注之,后顾之。顾注,抑所谓文眼者也。”(《艺概·文概》)可见,文眼是指在文中起画龙点睛作用的词、句或段。它是文章的窗户,就像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样,通过它就能窥探到文章的中心。安设文眼是一种行文技巧,能使文章内容有核心,有思想的辐射源和内聚力,从而使文章结构缜密,布局合理,富有内在的逻辑性。教学中若能够抓住小说的文眼去分析文章,就能够收到以点带面的效果。例如,教授《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时,教师若能抓住节选内容开头的一句话:“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就很容易引导学
7、生分析林黛玉在贾府的一言一行,以及由此所表现出的性格。然后也能通过这种方式对比分析贾宝玉和王熙凤的性格的不同之处。五、从空白点切入好的作品往往不会把文章的主旨和盘托出,会留有余地,写到高潮处会戛然而止,留下空白,让读者去想象去回味。有的留白,结局可能是唯一,但多数空白点,其理解是千人千面的。在教学中,让学生开动脑筋,填补文本空白,实际就是探讨文本的过程,把寻找、发掘和填补这些空白点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探寻挖掘这些令人深思的空白点,从而使学生把握小说的主旨。例如,《孔乙己》中有这样一句话:“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在这句话中,“大约”和“的确”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