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3949171
大小:39.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7-25
《预研先行的结晶—中推核心机研制历程回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预研先行的结晶—中推核心机研制历程回顾预研先行的结晶—中推核心机研制历程回顾全屏半屏短信推荐转移打包发贴回复精品收藏删除修改置顶申请BBS预研先行的结晶—中推核心机研制历程回顾作者:skc(xxx.xxx.xxx.xxx)2005/05/1618:17字节:14K点击:196次帖号:19751当前论坛:方方的航空小筑[aerofield.bbs.xilu.com]添加论坛互换联接作者:maya近日来中国航空报上有关我国航发工业的喜讯不断,我国首台自行研制的高推比涡扇核心机地面台点火试车一次成功,紧接着又传来011二所完成新型涡扇发动机设计工作,这一切让我们看到了航空工
2、业腾飞的希望曙光!作为航空工业中技术要求高、风险大、周期长而耗资又相当巨大的航空动力装置,被称作是工业之花,是衡量一国航空工业水平(甚至是整体工业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航空欲振兴、动力必先行众所周知,我国飞机长期罹患“心脏病”,航空发动机水平的严重落后是制约航空业发展的主要瓶颈,我军现役第三代歼击机无一例外的使用着“洋心脏”,而作为主力机种的歼七、歼八系列仍旧使用着落后的涡轮喷气发动机(尽管已有相当程度的改进)。军/民用高涵道比涡扇更是一片空白!而且目前我国投入批生产的军用动力装置大多数都是在仿制他国淘汰产品的基础上发展来的,仿制多自研少、重型号轻预研的局面至今尚
3、未彻底改观,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新一轮仿制工作与过去的情形仍有些类似,历史不应也不能再重演了,而寄托了无限期望的10A发动机研制工作仍处于最后冲刺阶段...几十年来的经验教训无不证明了动力研制必须先行的道理动力先行预研先行——颠扑不破的科学真理国外众多的成功案例早已证明了走核心机派生发展道路的正确性!比如GE公司从1963年起研制第一代技术核心机GE-1,到七十年代末发展了三代,大量的技术成果应用到型号核心机的研制中,从而派生出像CF6,F101/110/CFM56,F404等一系列世界经典名机。这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发动机研制道路,也是系列化发展的主要途径!我国航空发动
4、机行业为早日实现从引进仿制向自行研制的转变,于1980年起开始实施高性能推进系统工程预研计划(即高推预研),进行发动机先进部件的基础预研工作。耗时10年、期间克服了经费减少、研究内容数次调整等不利因素,最终完成了预研课题。1989年6月12日时航空航天部中国航空发动机总公司下达了《关于进行高性能推进系统三大核心性能试验部件的通知》,并于同年7月在624所召开了“三大高压性能部件预研工作会议”,决定在10年预研的基础上全力以赴进行“七级高压压气机攻关、并同时开展与七级高压压气机相匹配的带气动雾化喷嘴的短环形燃烧室和全尺寸带气冷叶片的高压涡轮部件的研制”。我们知道,三大高
5、压部件是组成核心机的主要部件,由于考虑到将来发展为推比8一级小涵道比中等推力涡扇机的背景型号,因此这台核心机也就被称为中等推力涡扇发动机预研核心机(中推核心机)。1990年初中央专委会决定加快中推核心机的预研工作,等条件成熟后转入型号研制,该年底,中推核心机被正式列为国防科工委“八五”期间18项关键预研项目之一。1991年1月发动机总公司在624所召开中推预研汇报会,正式决定开展中推核心机的研制和中推验证机的方案论证工作。并将中推预研分为三个阶段实施:即三大高压性能部件研制、中推核心机研制和中推验证机的研制。至此中推核心机正式立项研制,这是我国首次遵循“基础研究-关键
6、技术突破-先进部件-核心机-验证机-型号研制”这一发展模式所开展的涡扇发动机研制工作,因此可以说是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中推核心机的研制工作是以航空航天部624所为总设计师单位,江和甫任中推预研总设计师。从1991年2月起正式开始方案设计,先后完成了总体打样图设计、主要锻铸件毛坯图设计,并于1992年2月完成主要零部件加工图设计等工作,加工蓝图分批下至承制厂。外部管路系统的设计到7月份最终完成设计工作,另外为加快核心机外部管路的设计、加工、安装,624所只用了4个月就完成了外形金属样机的设计和加工。中推核心机的试制工作由430厂为主承制单位,参加研制的单位有420、46
7、0、170、100、606、621、625、西工大、德阳二重等全国21家厂所院校。105、115等厂提供了有关成附件,上钢五厂、抚顺钢厂等赶制了所需的高温合金和钛合金材料……可以说中推核心机是全国大协作的成果结晶。经过毛坯、工装准备,试制工作于1992年3月开始加工,加工中攻克了近70项关键技术,如复杂型芯定向结晶涡轮叶片精铸、短环形燃烧室机加工、带型面复杂叶片的扩压器精铸,压气机鼓筒电子束焊等7大项属于首次突破,不仅优质高效的完成核心机试制工作,也使得航空发动机制造技术向前跨越了10年!首台中推核心机的加工和装配仅用了9个月的时间,至1992年11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