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3498625
大小:123.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07-23
《伟大理论物理学家斯蒂芬》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伟大理论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近日的中国之行,再次引发了我们对这位科学奇人的关注。为有助于进一步了解霍金的思想和经历,我们从两本书中选摘了有关内容,其中既有霍金自述,又有他的母亲、同学和学生的回忆。相信这些缘于切身体验的描绘,能增加我们对于他的感性的认识。我的童年我出生于1942年1月8日,刚好是伽利略逝世三百周年后的同一天。然而,我估计了一下,大约有二十万个婴儿在同一天诞生,不知道其中有没有后来对天文学感兴趣的人。我是相当正常的小男孩,很慢才学会阅读。在班级里,我从未名列在前一半过(这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班级)。我的作业很不整洁,老师觉得我的书写无可救药。但是同学们给我的绰号是爱因斯
2、坦,可能他们看出了某些更好的征兆。当我十二岁时,我的两位朋友用一袋糖果打赌,说我永远不可能成才。我不知道这桩赌事是否已经尘埃落定。我总是对事物的如何运行深感兴趣,经常把东西拆散以穷根究底,但在再把它们恢复组装回去时却束手无策。我的实际能力从来跟不上我的理论探讨。我的父亲鼓励我在科学上的兴趣,他甚至在他的知识范围内做我数学上的教练。有这样的背景再加上父亲的工作,我要进入科学研究就是水到渠成的事。在我幼年时我对所有科学都一视同仁。十三四岁后我知道自己要在物理学方面作研究,因为这是最基础的科学,尽管我知道中学物理学太容易太浅显所以最枯燥。化学就好玩得多了,不断发生许多意料之外的事,如爆
3、炸等等。但是物理学和天文学有望解决我们从何处来和为何在这里的问题。我想探索宇宙的底蕴。也许我在一个小的程度上获得了成功,但是还有大量问题有待研究。母亲眼里的霍金斯蒂芬在某些方面肯定是非常能干的,但不是所有方面。他相当晚才学会阅读;他妹妹就快得多。尽管如此,斯蒂芬一开始就是个自学者。如果他不想学什么东西,多半是他不需要。他大体上像是一张吸墨纸,把什么都吸收过去。我们经常把他和妹妹带到南肯辛顿的博物馆去。我把他留在科学博物馆,把玛丽留在自然历史博物馆。他们根本就不一样。斯蒂芬从未受到他父亲工作的影响。他对生物学从来就毫无兴趣,他不要宠物。他从小就爱制造东西,爱思考问题,并且非常多话。
4、他一年级的学习成绩我记得是倒数第三名。我说:“斯蒂芬,你真的这么差吗?”他说:“其他许多人也好不到哪里去!”他根本不在乎。虽然他在学校里成绩不好,但是总被认为是非常聪明的。有一年他甚至得了神学奖,因为在他非常年幼时他父亲就一直讲圣经故事给他听,所以得奖并不使人意外。他对这些故事非常熟悉。他很通晓教义,虽然他后来很少参加宗教活动。我丈夫兴趣非常广泛,几乎可以研究任何东西,只是碰巧选了医学,而他生命中的特殊境遇使他去进行热带病研究。由于他每年冬天要去非洲大约三个月,所以我们家大部分时间就像单亲家庭。他和斯蒂芬并不经常见面。但是他的确把斯蒂芬的兴趣引向了天文学。我记得我们大家都躺在草地
5、上用望远镜观看星空奇观。斯蒂芬总是很能感受奇妙的事物,我看得出来,星星很吸引他,他的想象力驰骋到了星空之外。我的大学我父亲希望我去研究医学,然而我觉得生物学太偏重描述而不是基础学科,我要学数学和物理,但是我父亲认为数学除了教书别无出路。所以他叫我学化学、物理,只学一点数学。另一个反对数学的原因,是他希望我上他的母校——牛津大学学院,而那个时候该学院不教数学。1959年我如期到那里学物理。由于物理制约了整个宇宙的行为,所以我对物理最感兴趣。对我而言数学只不过是研究物理的工具而已。我那年级的其他大部分学生都在军队中服过役,所以他们的年龄大了许多。我在第一年和第二年有时候会觉得相当孤单
6、,直到在牛津的第三年才真正地感到快乐。那时在牛津流行的态度是非常厌恶用功。你要不就是毫不费力得到优秀成绩,要不就承认自己能力太差干脆拿四等成绩。经由用功而得到好成绩则被当作“灰人”的行为,这是牛津词汇中最坏的浑名。那时牛津物理课程的安排,使得学生很容易逃避用功。我上大学前考了一次,然后在牛津过了三年,只在最后考一次毕业考。我有一次计算过,在牛津的三年中,我大约总共学习了一千小时,也就是平均每天一小时。我并不以那时的不用功为傲,我只不过是描述当时的想法而已,这就是当时我和大部分同学共同的心态:一种百般无聊的心态,而且觉得没有任何事情值得争取。大学同学看霍金德瑞克·鲍尼:我在大学学院
7、的那一年共有四名学物理的:斯蒂芬、高登·贝瑞、理查德·布雷安和我自己。我记得对斯蒂芬的第一印象是,当高登和我在晚饭后到他屋子里找他时,他正坐在一箱啤酒前,慢慢要把那箱酒喝光。那时他才十七岁,当然不能合法上酒吧。因为他很年轻就上了牛津。他比惯例早一年参加奖学金的考试,当时只是想见习一下。但是令学校惊异的是他通过了考试,因此他们决定接受他,同年十月他就来了。我认为那时我们没有人知道斯蒂芬到底多聪明。直到第二年我们才发觉到这一点。我们在个人指导时被分成两对,这两对的进度完全相同。有一次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