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案例4】财政奖补

【典型案例4】财政奖补

ID:13391173

大小:2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2

【典型案例4】财政奖补_第1页
【典型案例4】财政奖补_第2页
【典型案例4】财政奖补_第3页
【典型案例4】财政奖补_第4页
【典型案例4】财政奖补_第5页
资源描述:

《【典型案例4】财政奖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0年,宣恩县沙道沟镇共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18个,项目覆盖全镇18个村198个村民小组,受益农户7330户。通过把财政奖补资金与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帮扶等资金整合,形成“政府奖补、部门扶持、社会捐赠、村级自筹、农民筹资筹劳”的多元投入新机制。2010年,全镇村民共筹资44万元,筹劳13.6万个工日,获财政奖补资金137万元,整合涉农项目资金30余万元。共新修村内公路23.9公里,维修通组公路29.8公里,新修水池7口250立方米,铺设管网32千米,整修铁索桥1座,新修石拱桥1座。现如今,行走在宣恩县沙道沟镇的村村寨寨,一条条宽阔平坦的村内公路沿山间蜿蜒伸展,一泓泓清泉通过水管

2、穿越峻岭沟壑流进灶台,一垄垄整齐的白柚在春日里迎风摇曳,一块块规范种植的百合点缀田间地头,让人深深感受到一派勃勃生机和百姓加快发展的强烈需求。主要做法沙道沟镇党委、政府积极抢抓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机遇,以解决村民行路难、过河难、饮水难为重点,精心组织,周密运作。坚持民主决策,不搞“村两委说了算”。通过采取村民代表会、院落会、座谈会等形式,宣讲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收集群众意见和建议,努力寻求上级政策与农民最关注、最期盼解决问题的结合点,确保优先建设需要最迫切、反映最强烈、受益最直接的村级公益事业。在此基础上,制订《沙道沟镇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方案》,

3、通过民主议事,让群众决策项目,再由村“两委”根据本村实际,结合群众对项目实施时间、标准、范围的要求,把群众“拍扳”编制的项目预算方案,提交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形成一事一议会议纪要,并由参会代表签字。坚持严把“五关”,让群众放心。即严把议事范围关、申报审批关、征缴管理关、决算公布关和监督验收关,既给群众明白,又还干部清白。坚持探索创新,着力健全长效机制。一是创新质量监督机制。对所有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项目实行合同制管理,每个项目均成立3—5人的村民监督小组,对施工质量跟踪监管。二是创新建管养一体化机制。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养护”原则,对所有项目落实管护责任主体和养护资金来源,以村规

4、民约方式建立健全公路等设施管护制度,逐步形成“政府主导修好路、分村负责管好路、群众参与养好路”的农村公路养护模式,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和养护水平,确保村级公益设施长期发挥效益。典型事例“看得见屋,走得人哭”是沙道沟镇布袋溪村地形地貌的真实写照。种种原因使布袋溪老屋场一直未通公路,村民的生产生活资料仍靠肩挑背驮,苦不堪言。就在村民为路所困、一筹莫展时,2010年10月,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的福音传到布袋溪村,村民奔走相告,村干部连夜到各小组开会,就修建村内通组公路广泛征集群众意见和建议。老党员李大烟说,“村里修路,国家帮钱,这种好事打灯笼都难找啊!占我家田土我不要补偿。”村民李大胜举双手赞成

5、,“修路肯定要毁我家的洋芋地,你们只管搞,我没有半点意见。”党员带头,群众响应,所有村民纷纷表示全力支持。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激励下,全村共投资8.3万余元,其中村民筹资筹劳4.7万余元,获得财政奖补3.6万余元。施工期间,村民轮流值班,炖着猪蹄子,把施工队员接到家里吃“转转饭”,一个月内就修通了这条长3.5公里,宽4米的村内公路,圆了全村1500多人数十年的梦。修路整路、扩建升级的热浪一拨高一拨。班大湖村通往杨柳沟村的公路早在16年前已修筑,因村里无集体经济实体和资金等原因,这条路一直没有硬化,“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让这里的村民吃尽了苦头。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启动后,全村69

6、6户2680人,通过村民筹资筹劳12.5万元,申请财政奖补8.7万元,整合其他资金4.8万元,历时2个月,将一条全长2公里、宽3.6米,总投资26万元的漂亮水泥路呈现在人们面前。75岁的村民向昌富由衷地说,“没想到这辈子家门口还能通水泥路,真是享了共产党的福啊!”四道水村桥梁建设施工现场更是热火朝天,10名多工人在春寒料峭中加紧修筑桥梁弧拱顶。据村支部书记方桂生介绍,桥梁全长65米,宽4米,全村384户1456人共自筹资金72475元,获财政奖补95952元。桥梁架通后,将解决本村上千人的过河难问题。干群心声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项目的成功实施,改变了过去“行动在嘴上、决心在会上、落实在

7、纸上”的工作作风,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杠杆效应,不仅极大地改善了沙道沟镇水、路、桥等农村基础设施条件,解决了2.5万余村民饮水难、行路难、买卖难等老大难问题,而且有效推进了新农村建设的发展。班大湖村75岁的向昌富老人说,“村里通知开一事一议会,讨论村内道路硬化问题时,我还以为又和过去一样,是个不了了之,没想到这次真的在我们这么偏僻的地方建起了水泥路。还是共产党好啊!”“路没通之前,我家的肥猪卖到集镇上,都要请4个壮劳动力抬下山,不仅要花掉2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