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332187
大小:10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1-10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测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文化生活第三单元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说法能够证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是()A.孔子的“仁政”思想为后世所传播,被统治者所借鉴 B.我国民族众多,方言也多C.文化具有继承性 D.佛教从印度传到中国,并被本土化2.地处华东的吴越文化,是典型的水乡文化,那里河网纵横,吴越文化自然与水有密切关系。处于内陆的滇黔文化,具有边陲山寨文化特征,含有特定的多样化民族个性。上述材料说明()A.吴越文化具有开放性、流动性,滇黔文化具有内敛性、多样性B.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和睦相处的统一国
2、家C.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长期处于世界前列 D.不同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 3.造成上题材料中情况的原因是()①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 ②不同区域的文化渐趋融合 ③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 ④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上述现象启示我们()①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在文化传播中要因时因地而变 ③对各地文化不能轻率地加以否定 ④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文化的差异性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5
3、.下列能体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特征的是()①中华文化的独特性 ②中华文化的传承性 ③中华文化的民族性 ④中华文化的地域性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6.鲁迅说:“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鲁迅的话强调了()A.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B.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C.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D.有这种精神的人就是“中国的脊梁”7.当前,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要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4、必须更高地举起民族精神的火炬,把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这是因为,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①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②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③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④是现阶段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8.不同民族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有着不同的特点,文化具有多样性。人们常说,法国人浪漫,德国人严谨,日本人服从。这种差别的形成是由()A.各民族不同的自然、社会环境等因素综合决定的B.各民族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
5、决定的第-6-页共6页C.各民族不同的遗传因素决定的 D.各民族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9.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迅速提升,汉语在国际上的地位也在逐步提高,据资料显示,德国目前学汉语的人数增加了5倍以上,甚至不少中小学也开设了中文课。德国人之所以热衷于学汉语,除了经济的原因外,还由于()A.政治因素,中德政府交涉的结果B.文化因素,中华博大精深的文化魅力所致C.法律因素,德国政府要求必须学汉语D.宗教因素,不少德国人信仰道教10.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蒙古族、满族等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建立王朝的时期,但这些朝代都以汉
6、字作为官方文字。我们可以从中得出()A.各少数民族没有自己的语言文字B.汉字一成不变,才得以延续下来C.统一的汉字成为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绵延不绝的重要文明标识D.各少数民族都比较落后11.中华文化在古代历史上曾经辉煌过,近代也衰落过,新中国成立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又出现了欣欣向荣、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这表明()A.文化的兴衰与国运的兴衰有密切关系B.文化的兴衰与国运是完全一致的C.文化的兴衰决定国运的兴衰D.文化的兴衰与国运没有任何关系12.中国古代科技具有和的特点()A.广泛性先进性B.专业性先进性C.实用性
7、整体性D.先进性整体性13.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理解不正确的有()①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②中华民族精神,植根于绵延数千年优秀文化的传统之中③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表现在中华文化的力量上④中华民族精神,只植根于优秀文化传统之中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当今,我国的元宵节、端午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日渐冷清,而热衷于圣诞节、愚人节等“洋节”的中国人迅速增加,其中不乏众多中学生的身影。据此回答14~15题。14.材料表明()A.“洋节”的吸引力比传统节日吸引力大B.传统节日的魅力已全部消失
8、C.部分国人缺乏正确的文化价值观D.中华民族精神逐渐弱化15.针对上述现象,我们应该()①大力提倡“洋节”②正确对待外来文化的影响③加强爱国主义教育④抵制“洋节”的侵入⑤充分发掘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增强民族自豪感A.①②B.②③C.②③④D.②③⑤新中国成立后,中华民族精神不断增添新内容,涌现出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抗洪精神、“载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