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以人为本教育观与高校学生工作.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以人为本教育观与高校学生工作 摘要:笔者分析了以人为本思想的渊源和以学生为本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内涵,讨论了传统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校学生工作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几项措施:转变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价值目标观;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切实维护学生合法权益;尊重、关心、理解和信任学生;树立服务意识,创新学生服务机制;积极地开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高校;学生工作;以人为本 Abstract:Thispaperanalysestheoriginofpeopleorientationanditsconnotation
2、inworkwithstudentaffairsinuniversities.Itdiscussestheproblemswithtraditionaladministrativework.Thenfivemeasureswhichemphasizestudentorientationareputforward:firstly,changeideologyandestablishworkvalueofpeopleorientation;secondly,establishandimproverulesandregulationstoprotectstude
3、nts'rights;thirdly,respect,understandandtruststudents;fourthly,fosteranawarenessofservingstudentsandinnovatetheservicemechanism;finally,improvestudents'comprehensivequality. Keywords:university;workwithstudentaffairs;peopleorientation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树立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强调:“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
4、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高校以教育为主要手段为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高校学生工作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教育目标能否顺利实现的重要保障手段。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高校的学生在规模、构成、层次等方面都出现了新的特点,要顺利完成高校学生工作的历史使命,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就必须全面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多渠道开展学生工作,多方面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1] 一、以人为本教育观的渊源及其赋予高校学生工作的内涵 “以人为本”的提法源自西方唯物主义哲学家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哲学。他主张人是世界的中心和尺度,把人作为理论
5、研究的出发点和核心问题、最高问题,高度肯定、张扬人的价值和自由。[2]以人为本教育观就是人本主义的教育理念,从马斯洛(AbrahamHaraldMasiow)和罗杰斯(CarlRRogers)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发展而来,认为教育以人为培养对象,其根本目的是发展人和成就人,主张在教育中以人为本,改变传统教育中受教育者被动接受的状况,突出受教育者的地位,重视人的价值,尊重受教育者的权利,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教育过程在实现社会价值的同时也实现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3] 高校学生工作是解决学生的思想与行为问题,建立在“人”4的基础之上的一项基本的工作。以人为本的理念贯
6、彻到高校学生工作中,就是要以学生为本,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思想,要求广大学生工作者思考一切问题都应从学生本身发展需要出发,把培养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蕴藏在学生身上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培养个性,使学生自由发展;用尊重、关心、理解和信任去熏陶、感化、激励、塑造学生;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教育、管理、指导和服务,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创造条件、营造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 二、高校学生管理与以人为本教育观存在差距 长期以来,大学生的管理教育模
7、式与“以人为本”的哲学思想严重脱节,管理现状滞后于管理理论,与“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之间存在着差距。 (一)将学生全面发展概念化 在高校学生管理过程中,过分强调学生按照统一的步伐、统一的思想、统一的规格行动,以平均发展代替全面发展,学校往往以“出不出事”为评价学生工作好坏的标准,导致学生工作不敢越雷池一步,力求“管住”学生而不是激发学生的潜能,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差异性,忽视了如何培养学生能力的全面性和满足学生需求的多样化,过强的共性制约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得大学生因为目标不能实现而陷入迷惘或丧失自我提高和发展的勇气,以致教育管理不能达到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