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孙中山佚文《合肥阚氏重修谱牒序》及其思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孙中山佚文《合肥阚氏重修谱牒序》及其思想孙中山佚文《合肥阚氏重修谱牒序》及其思想孙中山佚文《合肥阚氏重修谱牒序》及其思想<党史研究资料)2002年第4期合肥阚氏重修谱谍序合肥阚氏,古蚩尤之后裔也.蚩尤姓阚,为中国第一革命家,首创开矿铸械之法,因轩辕氏夺其祖神农氏之天下,乃集其党徒八十一人,精究战术,能为风雨雾霾以助战,与轩辕氏血战多年,至死不屈.轩辕氏既灭蚩尤,实行帝制,称蚩尤为乱民,加以不道德之谧号,然心畏蚩尤之神异,民心之思念,乃令人图画其像,建祠祀之,至今四千余年,大河南北,祠宇尚多有存者.蚩尤子孙,有以蚩为氏,尤为氏者.有仍以阚为氏者.历代多好义尚武之士.如齐之阅
2、止,后魏之阅爽,唐之阅棱,元之阅文兴及吴越钱氏之阚皤,皆特起草莽,铮铮史册.即文学昭着之阚泽,阚驷,亦多赞襄武功.之朝之事,益皆能不失其远祖蚩尤氏雄迈忠实之流风焉.合肥一族,于元季迁自江南.五百年来,丁户逾千.男女皆悉力耕织.老幼成秉其礼教.其秀者率修文讲武,不甘以庸众自限.近又自办学校,议立族规,纂续谱谍,储集公产,自治精神卓然为一乡楷模.阚君兰溪从余治军有年,劳于国事,口不言功,有冯异大树之风.顷偕其族人容甫,霍初,楚卿,周伯,震球诸君,呈其新纂谱稿,请为弁言.余欣然嘉许,且谓之日:励志,合群二事,吾民族首要之方针也.今诸君一心以改良风俗为任,注重教育,组合群力.皆为民治最
3、优厚根柢.又能守其祖先发愤自雄,百折不挠之心志,以出而效力于国家,则将来阚氏之立功业于宇内,着勋绩于史册者,必能接踵而起,为世钦仰.余不禁晕然望之,而愿有所助力尔.中华民国九年四月上=净拿南海孙文叙于沪上行馆从序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孙中山热情赞颂蚩尤为”中国第一革命家”.认为远古的黄帝与蚩尤之战是”因轩辕氏夺其祖神农氏之天下”,蚩尤为报仇而”与轩辕氏血战多年,至死不屈”,并指斥黄帝”既灭蚩尤,实行帝制”,反”称蚩尤为乱民,加以不道德之谥号”.同时,又称颂当今阚氏家族”自办学校,议立族规,纂续谱牒,储集公产”的自治精神.这里,孙中山赞颂蚩尤贬斥黄帝和赞扬自治的思想是十分明显的.众
4、所周知,几千年来,黄帝和炎帝一直是中华民族共认的始祖.中国历代统治者和政治家,无不高擎黄帝旗帜,以示正统,以为号召.而蚩尤,包括在蚩尤被杀之后继起为蚩尤报仇而与黄帝作战的夸父,刑天.共工之属,自古至近,特别是汉代以降,在封建”谥法”滥觞之下,一直是作为黄帝统一华夏的对立面而惨遭”恶谥”的角色.通读孙中山着述,未见孙中山在写此序前有任何贬损黄帝的文字.那么,原本尊崇23孙中山佚文<合肥阐氏重修谱牒序>及其思想黄帝的孙中山①为什么到了1920年要以尖刻的言辞贬斥黄帝呢?孙中山贬斥黄帝的理由共有三条:第一,夺神农氏天下;第二,诬蚩尤为乱民;第三,实行帝制.前两条不能成立,
5、已明乎前说.成者王侯败者寇,谁胜利了都这样.似是而非的是”实行帝制”.首先,要弄清什么是帝制.帝制者,君主专制政体之谓,阶级社会产物也.黄帝时代处于中国原始社会的末期.阶级还没有产生,更谈不上君主专制政体了.那个时代无现代意义上的”帝制”可言.第二,”三皇五帝”之称上古本无,是战国时代人的追称.轩辕有土德之瑞,土色黄,乃被尊称为”黄帝”.不能要轩辕对两千五百年后之人对他的称呼负责.第三,孙中山并不一概反对皇帝.他痛恨元,清皇帝,但尊崇明太祖朱元璋.1912年2月12日,清宣统帝下诏退位.三天后,孙中山”谨率国务卿士,文武将吏”隆重祭祀明太祖陵,他虔敬宣读祭文:”临时总统孙文谨昭
6、告于明太祖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日…….”明太祖实行的是帝制,孙中山当然是知道的.综上所述,欲解孙中山贬斥黄帝的谜团,唯有从剖析其1912年至1920年这九年间心路历程入手,才能找到答案.不必追溯太远,只须前推四年半.作为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家,孙中山毕生为推翻满清统治,铲除专制政治,建设完全的民国而奋斗,可谓艰苦卓绝.然而.帝制的阴魂总是不散.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悍然称帝,旋申令改元”洪宪”.经护国战争艰难搏杀,袁氏覆亡.未久,”辫帅”张勋支持清逊帝复辟帝制,1917年7月1日,溥仪”重登大宝”.7月12日,段祺瑞赶跑了张勋,清帝再次宣
7、布退位.段控制北京政府后.毁弃<临时约法>,企图建立专制独裁统治.7月17日,孙中山抵达广州.倡导护法.并于9月1日当选中华民国军政府陆海军大元帅.由于西南军阀”土皇帝”们的制肘,关乎民主与专制国运大事的护法运动失败.孙中山陷入了极端孤立无援的境地.1918年5月21日,孙中山怀着”国将不国”的悲愤心情,黯然离开广州,6月26日抵达上海,7月4日搬进由华侨捐资购赠的法租界莫利爱路29号(今香山路9号),闭门谢客,发愤着书,希图以此”启发国民”,”唤醒社会”.这种着述生涯一直持续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