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2391071
大小:34.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16
《自制教具和利用生活中易得材料进行实验在实施新课程中的作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自制教具和利用生活中易得材料进行实验在实施新课程中的作用物理是一门以抽象思维为主的学科,又是一门以实验为基本方法的学科。新课程的实施,不仅要求老师教学时要做大量的演示实验,还要求给学生创造条件进行课内和课外实验探究。但大多数农村学校实验器材和教具不能满足教学需要,于是部分老师开始利用生活中易得材料进行实验和自制教具,进行物理学教学。本人进行了《自制教具和利用生活中易得材料进行实验在实施新课程中的作用》的研究经过近三年的研究与实践,利用生活中易得材料自制教具和进行实验,不仅解决了新课程教学中的部分教学资源短缺的问题,而且还
2、使一大批教师成长为业务能手,激发了学生更加好学,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本人就结合自己的课题研究和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做法和认识。一、丰富教学资源,优化物理教学利用生活中易得材料进行实验和教具制作不仅补充了实验仪器和教具,制作和使用得好还能够增强实验演示效果,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化抽象为直观,易使学生理解,突破教学难点。1、利用生活中易得材料进行实验可以丰富物理实验器材新课程在我校实施已有五年多的时间了,新课程大量的探究实验,要求学校实验室有大量适合新课程的实验仪器。在现今中学理科实验配备中,能适应新课程改革教育理论的仪
3、器设备并不多。特别是象我校这样的农村中学,能直接用的仪器就更少。新课程的综合性和生活化、整体化、情景化的特点为老师钻研教材教法、潜心实验教学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课程资源无处不在,只有用心探索,悉心教研,制作更多、更精良、更实用的教具,以弥补现有实验仪器不足,才能体现新教材、新课程的优势。如:易拉罐、塑料饮料瓶、各种文具、竹枝竹叶、乒乓球、橡皮筋、汽球、儿童玩具、废旧电器零件和摩托车部件、鸡蛋、蔬菜水果、建筑和装修的各种下脚料、各种昆虫等等,大多数都可以直接或经过简单加工组合就可以进行实验。如:在研究弹性势能与动能的
4、相互转化时,由于实验室器材演示效果不佳,我用两根涂成不同颜色的橡皮筋下挂一只铁锁,为了便于学生观察比较,我在锁的一面贴有彩纸。实验时,转动铁锁,先使自然下垂的两根橡皮筋扭曲发生弹性形变,放手后由于橡皮筋要恢复原状带动转动,且随着恢复原状的程度变大而转速加快;转过橡皮筋恢复原状后由于惯性铁锁还要继续按原来方向转动,带橡皮筋发生弹性形变,随着形变增大转速减慢。实验效果非常好,而且还能让学生课后用身边器材进行该实验。只要老师细心发现,勤于利用,并把能长期使用的保存在实验室,还可以实现校内资源共享,丰富实验资源。 2
5、、自制教具进行演示实验,可以填补实验室仪器教具空缺或不足在新课程实施中,我们还发现,原有实验室的一些仪器或教具,由于种种原因,演示效果总是达不到新课程所需的教学效果,或者实验室根本就找不到所需的教具时,但是教学中又必须要有较好的演示效果,怎么办?我们可以根据教学要求动手制作教具和进行实验,通过制作物理模型,使抽象概念直观形象;或放大实验现象;或改变实验进度;或达到空间转换,利于全体学生观察;创建魔术效果,激发学习欲望;模拟物理场景,创建物理现象;实现功能转化,达到视听效果;溶入科技手段,实现自制教具与多媒体的整合等思路来
6、制作教具,我们可利用上述生活中易得材料,必要时再买一些身边找不到的精密元件,经过老师的创造性加工制作教具,便能达到所需的教学效果。用以填补实验室仪器教具空缺或不足。如在进行分子作用力教学时,学生对分子作用力很难理解,我就用乒乓球、铁丝、橡皮筋、木板等材料制成分子模型教具:用两个乒乓球代表分子,用铁丝做成分子支架,把分子支架按一定距离固定在弹簧或橡皮筋上,再把橡皮筋固定在木板支架上,在木板正面放乒乓球,背面固定橡皮筋和分子支架,在木板正面标出分子平衡距离。在演示时挤压分子支架间的弹簧,表示分子间的距离小于平衡距离,放手后弹
7、簧恢复原长,同时使乒乓球恢复原来位置,表示分子间的距离小于平衡距离时斥力起主要作用;再拉伸分子支架间的弹簧,表示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平衡距离,放手后弹簧恢复原长,同时使乒乓球恢复原来位置,表示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平衡距离时引力起主要作用。这样直观形象,学生容易理解。 3、增强演示效果,改善实验教学麦克斯韦说:一次演示实验所使用的材料越简单,学生越熟悉,就越想透彻地获得所验证的结果。虽然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投入的增长,使得各校的教学仪器日臻完善,但适时使用生活中易得材料进行实验却能起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在全国首届中学物理学名师
8、大赛上,获奖选手陈超老师做了个演示实验:将一小塑料袋(农村集市上卖的劣质塑料袋)盛满已染颜色水,然后与一装满水的细输液管相连,让学生将细管举到一定高度时,塑料袋“叭”地一声碎了。学生惊讶不已,百思不得其解,教师趁热打铁,分析讲解液体压强的特点,使学生深刻理解了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教学效果自然更加完善。 4、化抽象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