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2295367
大小:377.5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8-07-16
《脑膜瘤的护理查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学查房---脑膜瘤(陈晓霞)概念:脑膜瘤(Meningiomas)是起源于脑膜及脑膜间隙的衍生物,发病率占颅内肿瘤的19.2%,居第2位,女性:男性为2:1,发病高峰年龄在45岁,儿童少见。凡属颅内富于蛛网膜颗粒与蛛网膜绒毛之处皆是脑膜瘤的好发部位。矢状窦旁,大脑凸面,大脑镰旁者多见,其次为蝶骨嵴、鞍结节、嗅沟、小脑桥脑角与小脑幕等部位,生长在脑室内者很少,也可见于硬膜外。其它部位偶见。临床症状:良性脑膜瘤生长慢,病程长,其出现早期症状平均约为2.5年长者可达6年之久,一般来讲,肿瘤平均年增长体积为3.6%,因肿瘤的膨胀性生长,患者往往以头痛和癫痫为首发症状,依肿瘤部位不同
2、,可以出现视力、视野、嗅觉或听觉障碍及肢体运动障碍等。老年患者以癫痫为首发症状者多见。运动障碍表现为从足部开始,渐至下肢,继而上肢肌力障碍,最后波及头面部,如肿瘤向两侧生长,可出现双侧肢体肌力弱并伴有排尿障碍,癫痫,颅内压增高症状等。病因病理:脑膜瘤的发生可能与一定的内环境改变和基因变异有关,并非单一因素造成,可能与颅脑外伤,放射性照射、病毒感染以及合并双侧听神经瘤等因素有关。脑膜瘤呈球形生长,与脑组织边界清楚。瘤体剖面呈致密的灰色或暗红色的组织,有时瘤内含砂粒体。瘤内坏死可见于恶性脑膜瘤。脑膜瘤有时可使其临近的颅骨受侵而增厚或变薄。肿瘤大小可由直径1厘米直至10余厘米。瘤体
3、多为球形、锥形、扁平形或哑铃形。易发部位:依次为①矢状窦约占50%②鞍结节③筛窦④海绵窦⑤桥小脑角⑥小脑幕等。病人简介:姓名:张粉兰年龄59性别:女科别:脑外科病区704床号30入院日期:2012-05-23住院号F07363四史:现病史:患者约1周前胃部不适服用“胃药”后出现头痛,表现为右侧额、颞部持续性胀痛,无明显放射痛,休息后症状稍有缓解,但反复发作,进来患者感张口乏力、咀嚼困难现象,遂至我院头颅CT提示右额占位病变,进一步检查MRI提示右侧额顶矢状窦占位,考虑脑膜瘤可能,为进一步治疗转入我院。病程中患者无意识障碍,无呼吸困难,无恶心呕吐,无肢体抽搐,无鼻口腔流血流液,
4、无持续发热咳嗽及消瘦,睡眠安,胃口一般,大小便正常。既往史:既往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病史;数年前曾有“子宫切除术”病史。过敏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家庭史:否认家族遗传性病史。五方面:饮食:平时以米饭为主,食欲一般。排泄:大小便正常。睡眠:睡眠正常。自理能力:生活自理能力部分下降。烟酒嗜好:无烟酒嗜好。心理社会:心理状态:担心疾病预后。精神状态:焦虑。对疾病的认识:疾病相关知识了解甚少。家庭情况:家庭和睦。经济情况:无经济负担。性格交往能力:平常性格开朗,喜欢与人交往。体格检查:T:37.2CP:80次/分R:18次/分BP:149/82mmHg专家情况:神志清
5、,精神好,面容好,表情自然。头颅无畸形,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0mm,对光反射灵敏,耳道、口鼻无分泌物,口角不歪,鼻唇沟对称,伸舌不偏。颈软,无抵抗。四肢自主活动自如,肌张力正常,深浅感觉分布正常,肌力5级。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征阴性。实验室及器械检查:2012-05-21头颅CT提示右侧额顶占位。2012-05-22头颅MRI平扫+增强提示右额顶颅板下病灶,边界光滑,大小约17*20mm。周围脑组织略推移,中线结构无移位。鞍区未见明显异常。增强扫描见右侧额顶部肿块明显强化,与颅骨关系紧密,呈脑膜尾征。考虑脑膜瘤可能性大。入院诊断:右侧额顶矢状窦占位性病变,脑膜瘤?手术前的
6、护理诊断:1.头痛:与颅内压增高有关。2.焦虑:与缺乏疾病相关知识以及担心预后有关。3.知识缺乏:缺乏疾病相关知识。1.疼痛(2012-05-23):头痛与颅内压增高有关。护理目标:患者在一周内头痛减轻。护理措施:(1)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神志瞳孔,血压,如有异常,及时处理。(2)耐心倾听病人诉说,理解病人内心感受,与病人家属一起制定减轻疼痛的措施。(3)评估疼痛的程度,观察病人疼痛伴随症状,如:面色,呼吸,血压变化,尤其是瞳孔变化情况。(4)分散病人注意力,如听音乐等。(5)合理安排治疗、护理时间,创造良好的环境,护理时对病人动作轻柔。(6)遵医嘱使用止痛药和脱水剂,缓解
7、疼痛。护理评价(2012-05-30):患者主诉头痛好转。2.焦虑(2012-05-23):与缺乏疾病相关知识以及担心预后有关。护理目标:患者在手术前焦虑情绪减轻。护理措施:(1)热情接待病人,介绍病区环境,规章制度,主治医生及管床护士,消除陌生感。(2)评估病人焦虑的原因和程度,观察病人的情绪以及行为变化,及时发现并解除病人的需求。(3)有计划的与病人沟通交流,了解原因,鼓励表达心中感受,有针对性的采取疏导措施,给予安慰支持。(4)帮助病人结识其他病友,鼓励家人定期探视。(5)向病人讲解疾病的有关知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