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530549
大小:29.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12
《慕课给新闻传播教学带来的机遇与冲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慕课给新闻传播教学带来的机遇与冲击014年下半年,国内新闻传播院系首度尝试慕课,①推出了《新媒体概论》、《网络素养》等课程。这一紧迫国际教育潮流的尝试,能够向社会大众普及学科知识,而且会对本学科的教学方式和课程设置产生深远影响。 慕课的特点与发展 慕课的到来,被斯坦福大学校长称为教育史上的“一场数字海啸”,②慕课给新闻传播教学带来的机遇与冲击014年下半年,国内新闻传播院系首度尝试慕课,①推出了《新媒体概论》、《网络素养》等课程。这一紧迫国际教育潮流的尝试,能够向社会大众普及学科知识,而且会对本学科的教学方式和
2、课程设置产生深远影响。 慕课的特点与发展 慕课的到来,被斯坦福大学校长称为教育史上的“一场数字海啸”,②慕课给新闻传播教学带来的机遇与冲击014年下半年,国内新闻传播院系首度尝试慕课,①推出了《新媒体概论》、《网络素养》等课程。这一紧迫国际教育潮流的尝试,能够向社会大众普及学科知识,而且会对本学科的教学方式和课程设置产生深远影响。 慕课的特点与发展 慕课的到来,被斯坦福大学校长称为教育史上的“一场数字海啸”,②值得高等教育的每一个相关者留意。它不同于我们熟悉的网络课程视频。对网络公开课,公众只是随意点击观看
3、某段课程视频,而慕课则确立了学习者的身份、建立师生互动关系,在形式和功能上逼近现有的高校课程。 修读某一门慕课,学生需要正式注册选课;选课之后,不仅要看完所有授课视频,还要通过测试、完成作业、向老师提问、与同学讨论。课程周期结束时,老师会给学生评级评分,达到要求者可获得一份证书。 慕课超越了网络公开课“单向传播”的局限,实现了师生交流。慕课往往设置讨论区,学生们可在上面提问,主讲老师或者助教答疑。有些还会辅以在线交谈、线下活动等形式,增加师生互动。 此外,不少慕课的视频课件制作也更精良,更注重学生的观看体验,
4、不是简单录制传统课堂老师的讲课,往往会插入板书、动画等元素来增强教学效果。在时长上,为了维系学生注意力,一段视频通常在20分钟以下,专注于讲解一个知识点,而不像传统课程的45分钟。 目前国内外试水慕课的老师大都来自名校,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和认可度很高。不用花钱就能当名校名师的学生,而且选课门槛极低——只需注册一个账号,这自然能吸引来不少选课者。所以慕课自2016年在美国兴起后,最近两三年呈井喷式发展,全球注册者已经超过一千万人。 截至2016年1月,国内联盟三个大的慕课平台——中国大学MOOC、学堂在线、好大学在
5、线——总共推出一百多门课程。其中多数为理工科课程,人文社科类课程相对较少。新闻传播类课程有两门——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推出的《新媒体概论》、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推出的《网络素养》。③ 国内最早的两门新闻传播学慕课 2016年8月底,《新媒体概论》出现在中国大学MOOC上,吸引了一万三干多名学员选修。这门课程由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韦路教授主讲。内容主要“探讨新媒体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同时“关注新媒体的采纳、扩散、伦理和法制”。韦路老师把这门课程分为8章,每章含有2~3段授课视频,并配有测验和作业
6、。此外,他还给学生提供若干篇文章的阅读链接、在讨论区发帖向学生提问。 课程的考核分为四个部分——课程讨论、章节测验、书面作业、期末考试,具体细节均在开课之时告知学生。“课程讨论”是指学生在课程讨论区的发帖和回帖。“章节测验”和“期末考试”主要为跟老师所讲内容相关的选择题,学生在作答之后即可看到标准答案,知道自己回答的对错。而“书面作业”则为论述题,比如“请各自选择一个新媒体和一个传统媒体的例子,从技术、实践和社会组织层面分别比较新旧媒体之问的区别”。 这些考核方式已经卜分接近传统的大学课程,而且在反馈的及时性上
7、甚至有所超越。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书面作业的评分引入了国际上慕课流行的“学生互评”方式:每位学生要根据老师提供的标准,评6份以上他人的作业。每位学生在此项的得分,由同学所给分数的中位数来定。从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视角来看,这个设计不仅有助于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而且让学生的自主性得以发挥。 2016年10月,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推出慕课《网络素养》。主讲团队共有8人,由院长张志安领衔、李艳红等中青年教师担纲。这门课程有两大特色:一是融合多位老师的专长,内容分为9个章节内容,每位老师主讲一两次;二是课程内容上,包含跟网民生
8、活贴近的话题,比如互联网假新闻、网络中的“膻色腥”现象剖析、新媒体与消费生活等。课程宣传片中,8位年轻教师一一亮相。通过微博等渠道,借助张志安等教师在互联网上的人气,宣传片转发量很大,吸引了六千多人选课。 张志安说之所以尝试慕课,是因为“对开放教学、网络分享的理念非常认同:大规模开放课程MOOC能够将优质教育资源最大化地服务于社会”。此外,他“也希望通过慕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