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514714
大小:16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2
《古代隐士相关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隐士情结——类别 古代隐士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天生的隐士,二是后天的隐士。 隐士生活情节天生的隐士可以说是他们的性格与爱好决定了他们一定会选择这样一条道路,因为只有这样一条道路才适合他们,只有这样一条道路才会让他们感到人生的快乐与意义。他们在选择这条道路的时候完全是自发自愿的,不受任何外界因素的影响,选择的时候心情也是愉悦的,没有痛苦和矛盾心理。 后天的隐士,也就是他们刚开始的时候并不想做隐士,他们有满腔的热血,他们有满腔的抱负,可是当他们的理想与现实发生剧烈的冲突时,他们才意识到自己的抱负在当时的现实条件下是实现不了的,于
2、是为了保全自己的独立人格和自由意志,他们不得不选择另外一条道路。这样的隐士在刚选择隐居这样一条道路的时候,他们的内心是痛苦的,就像蛇蜕皮一样是一种挣扎、一种阵痛,但挣扎、阵痛之后他们迎来了一个全新的自我,同时开始接受并享受自己选择的隐居生活。简单地说,后天的隐士在发现自己不适合做官的时候,才选择另外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即做隐士。天生的隐士也好,后天的隐士也罢,他们一旦选择了这条道路,就不再后悔,他们将会承担这种选择带给他们的一切,无论是快乐或者忧伤,他们将在这条道路上行走一辈子,直到死亡。魏晋文人放浪形骸的生活方式和谈尚玄远的清谈
3、风气的形成,既和当时道家崇高自然的思想影响有关,也和当时战乱频仍特别是门阀氏族之间倾轧争夺的形势有关。知识分子一旦卷入门阀氏族斗争的旋涡,就很难自拔。魏晋以迄南北朝,因卷入这种政治风波而招致杀身之祸的大名士就有:何晏、嵇康、张华、潘岳、陆机、陆云、郭璞、谢灵运、鲍照等。所以,当时的知识分子有一种逃避现实的心态,远离政治,避实就虚,探究玄理,乃至隐逸高蹈,就是其表现。这种情况不但赋予魏晋文化以特有的色彩,而且给整个六朝的精神生活打上了深深的印记。 魏晋清谈风气之盛、之烈,后人很难想象。清谈又称“微言”、“清言”、“清议”、“清辩”
4、等。这种清谈经常通宵进行,所谓“微言达旦”;有人耽溺清辩,到了忘食的地步,所谓“左右进食,冷而复暖者数四”;更有甚者,有的名士为了在清谈中应对制胜,竟至彻夜苦思而累病甚至累死的。晋人卫体弱而好清谈,一次在和谢鲲的通宵辩论中发病而亡,大概是死于心脏病发作。这种清谈并不是漫无目标,而是围绕着当时的文人比较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比如“才性之辩”,就是当时一个热点问题。又比如,由于道家思想流行,对老庄之学感兴趣的人渐增,此外,同样被视为阐发玄学精微的“易”学,也受到人们的重视,于是探讨“老、庄、易”(并称“三玄”),也成了清谈的重要内容。不少
5、名士,精通“三玄”,不仅在清谈中才思敏捷,侃侃而谈,而且著述有成,成了一代玄学家,如曹魏时的何晏、王弼、嵇康、阮籍,魏晋之际的向秀,西晋时期的郭象、裴等。 魏晋风尚对这一时期乃至稍后的南北朝的文化影响很深。例如在当时特殊环境下生成的“隐逸文化”,就是一例。“隐逸文化”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这一批名士遁迹山林,当起隐士,这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尽管儒家创始人孔子说过“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隐”;孟子也说过:“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文人得意时仕,失意时隐,自古而然。但六朝隐士之多,恐为历代之冠。“隐逸文化”的
6、另一个表现,就是出现了对隐居生活由衷赞美和吟咏的“隐逸诗”。有的诗的标题就用了“招隐”二字。比如西晋张载的《招隐诗》有这样的句子:“来去捐时俗,超然辞世伪,得意在丘中,安事愚与智。”因写《三都赋》而洛阳为之纸贵的左思,也写了两首《招隐诗》,其中有句曰:“惠连非吾屈,首阳非吾仁,相与观所向,逍遥撰良辰。”诗中提到的惠连是指柳下惠、鲁少连,曾屈已受禄;首阳的典故则是指不食周禄、宁愿饿死首阳山的伯夷、叔齐。意思是说,无论是惠连的曲意求仕,还是夷齐的舍身全节,都与我无涉,我只知倘佯逍遥,怡然自得。2009-03-22 添加到搜藏中国古代著
7、名隐士 掌门人:北汉刘君 标签:国学 历史 文化“隐士”就是隐居不仕之士。首先是“士”,即知识分子,否则就无所谓隐居。不仕,不出名,终身在乡村为农民,或遁迹江湖经商,或居于岩穴砍柴。简言之,即有才能、有学问、能够做官而不去做官也不作此努力的人,才叫“隐士”。《南史·隐逸》谓其“皆用宇宙而成心,借风云以为气”。因而“隐士”不是一般的人。知识荐语:隐士就是隐居不仕之士,他们才华横溢名声在外,却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无意仕途归隐山野。即使有朝廷的诏令,也有很多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贤者对此无动于衷,而这些隐士也往往被人赞誉为真正的隐者
8、,在中国历史上留下美名。许由、巢父时间:三皇五帝之尧管理时期许由是尧舜时代的贤人。帝尧在位的时候,据说曾想把君位传给他,遭到了他的严词拒绝。他逃到了箕山隐居起来,帝尧想请他出任九州长官,他跑到颍水边洗耳,表示不愿意听这种话。以自己淡泊名利的崇高节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