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349156
大小:30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1
《艺脉相承 静水流深》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艺脉相承静水流深导语国内艺术界向来不乏“艺术伉俪”携手创作,亦有不少“艺二代”“艺三代”在古今画坛大放异彩,那么就让我们一同来盘点下出身于“艺术世家”的名家们。当代篇(策划/撰稿佟季阳) 艾青艾轩艾未未--中西方艺术碰撞下的艺术火花 众所周知艾青是我国著名的诗人,被认为是中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以《大堰河——我的保姆》等诗作成名,他的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广为流传。 在艾青青年时期有过一段在巴黎学习绘画的经历,在学习绘画的同时,接触欧洲现代派诗歌,对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回国后艾青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从
2、事革命文艺活动,亦创作大量的诗,《大堰河——我的保姆》就包含其中。虽然艾青在诗作方面的成就大于艺术,不过他的两个儿子却是深得其文艺细胞的遗传优势,在当今艺术界赫赫有名,一个是国内写实画派的先锋人物艾轩,另一个是游走在当代艺术前沿的艾未未,这响当当的父子三人对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和传承做出了贡献。 肖峰宋韧肖鲁肖戈--保守与前卫的聚集 肖峰和宋韧这对艺术伉俪是我国颇具影响力的老一代艺术家和教育家,他们携手走过的每一个春秋都鉴证了我国革命史和艺术史的改革变迁的过程,他们的作品透露着时代的气息和革命浪漫主义情怀。他们的两个女儿至今活跃在艺术领域,肖鲁作
3、为当代艺术领域里个性鲜明的女艺术家,以其大胆前卫的行为艺术表演,被誉为中国当代艺术史上的标杆性人物。自幼学画的肖戈虽未继续艺术绘画创作,却在国际文化艺术交流及策划、媒体行业做出一定成绩。这一家四口虽艺术风格迥异,相互背离,却真正做到了传统与前卫的矛盾集合,将艺术与生活相融合。 近现代篇(策划/撰稿吕雪松) 徐悲鸿 徐庆平--艺术像镜子,观照笔墨与时代同行 说徐悲鸿是中国最伟大的现代艺术家之一绝不过分。徐悲鸿不仅是中国现代画家、艺术巨匠,也是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奠基者。他曾先后赴日本和法国学习美术,并在法国的八年苦学中,观摩研习了大量西方艺术作品。
4、 由于受教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以来的学院派艺术,徐悲鸿的作品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也吸收了西画的技法,兼容并蓄的融合了中西方艺术之所长,他主张并实践了对传统中国画进行改良,从而开启了中国现代艺术创作的新篇章。然而在那个战火弥漫的社会变革时期,徐悲鸿常常在作品中寄予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思和对家国的责任与热爱。在诸多的绘画题材中,徐悲鸿对画马情有独钟,他笔下的马形神意兼备,无一不精神抖擞。事实上,他所画的不仅是一匹马,也是这个民族,融入了他全部的激情。 1953年徐悲鸿先生辞世,他的儿子徐庆平继承了父业,并在绘画与美术教育中均取得了不小成就。与父亲一样,徐庆
5、平也喜爱画马,但与徐悲鸿笔下孤独的、悲愤的战马和野马形象不同的是,徐庆平的马常常是群马,画面多有一派安静祥和的气象。岁月流逝,但艺术总是不朽,通过这对父子的画笔,我们仿佛可以看到绘画艺术在数十年的社会变迁中怎样传承至今天。 潘天寿 潘公凯--文人气息浓厚的变革者 潘天寿、潘公凯父子可谓是现当代美术教育界的杰出代表。潘天寿先生是中国现代美术大师、美术教育家,曾担任中国美术学院院长一职。他的儿子潘公凯不仅是当代著名画家,也是美术教育家、艺术批评家,历任中国美术学院院长与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这对无论是在绘画界还是美术教育界都赫赫有名的父子,对中国画创
6、作的探索和中国美术教育的变革与发展都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潘天寿先生诗书画印样样精通,尤擅写意花鸟与山水画,他的绘画中有广博的自然之美和极高的审美哲思,构图独特,下笔强劲而有气势。他的作品多强调文人笔下的平淡之意,正如中国传统文化中“天然去雕饰”的自然意境。潘公凯自称其成就与自幼受到父亲的教育密切相关,潘天寿先生对国学与传统文学的倡导直接影响了潘公凯,也为他日后从事的美术教育与艺术批评打下了坚实的思想与理论根基。而他的绘画创作也秉承了父亲接续传统的理念,同时加入了西方现代艺术带有的抽象意味,完善了新写意水墨的文化概念与结构,继父亲潘天寿先生之后,成为
7、中国传统文化的又一弘扬者。 李可染 李小可--变革的力量在于归回现实 提到现代艺术大师李可染,总也绕不开他对于传统山水画的变革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产生的重要影响。李可染先生学贯中西,他在绘画中借鉴了西方素描与油画的技法,融合了中国传统绘画的笔墨与自然之境,同时坚持了东方的审美特征,从而更加丰富了中国画笔墨的表现。 李可染先生曾经为变革中国画刻了两方印章,分别为“可贵者胆”和“所要者魂”。“胆”是敢于突破传统条框的束缚,“魂”则是他所强调的创作具有时代精神的意境,这种意境是李可染先生笔下意象的凝聚,也是他绘画创作的灵魂。李可染先生对艺术创作的看
8、法和实践一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的儿子李小可,他曾多次随父亲外出写生,在对绘画的探索中同样坚持把传统与自然、生活连接起来,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