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环境对新课改后

信息技术环境对新课改后

ID:11100955

大小:32.9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0

上传者:U-4187
信息技术环境对新课改后_第1页
信息技术环境对新课改后_第2页
信息技术环境对新课改后_第3页
信息技术环境对新课改后_第4页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环境对新课改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信息技术环境对高中新课改后“学与教”方式的支持罗永芬摘要:信息技术的发展促使新课改,同时为新课改保驾护航,文中就信息技术对教学过程和教学环境以及学生学习方式的大力支持进行阐述,为学科教师对于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与教的正确把握提供参考建议。关键词:信息技术环境;高中新课改;支持一、新课改新理念自2003年3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颁布以来,我国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已经进入全面实施阶段。课程改革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诸多层面和环节。课改前的教学理念已不再能适应当前的教学,新的教学理念则应运而生。主要表现在:(一)课改后教学观教学过程被看作是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知识积极的探索者和构建者,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指导者。通过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二)课改后学生观学生被看作是独立的、有待完善的、发展中的“人”。教育的职责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完善的人格、丰富的知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二、信息技术发展加快新课改步伐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发生了很大变化,除了从教师和书本那里学习以外,大量的知识可以从网络中检索得到。教师不再是学生知识唯一的来源。学生的知识过去基本上是通过课堂来学习的,老师讲、学生听,达到记忆和理解;现在可以通过网上检索、通讯交流、协同学习,甚至玩游戏来获得。信息技术环境下能够支持新课改教学理念。新课改强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动态的信息交流,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互相影响、互相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和共进,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新课改中“交互”——交往和互动,而教学而言,意味着对话、参与、共同建构;对学生而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凸现、个性的张扬、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输知识,而且是一起分享理解;上课不是无谓的牺牲和时光的消耗,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自我实现的过程。三、信息技术对新课改后教学过程的支持高中新课程改革已在全国推广的重要时期,课程实施作为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将关系到课程理想能否转变为学生发展的现实。新课改中明确提出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1]。信息技术对新课改后的教学过程支持表现教学策略(包括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评价两个方面。(一)信息技术对新课改教学策略的支持新课改的具体目标中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可 以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创设启发式、引导式的学习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学生可以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开展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师生双方可以通过网络开展随时随地的交流与沟通,可以平等地占有资料、交流心得、研讨问题。课改后的教学结构:学生面对的不再是单一的文字材料和一成不变的粉笔加黑板的课堂。有了信息技术的支持,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是多媒体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形成了学生可以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输入输出手段的多样化使教学具有很强的交互能力。多种学习方式交替作用,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完成学习任务。新课改中,既重视教师的“教”法,更重视学生的“学”法,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都发生改变,这些都需要信息技术来支持。(二)信息技术对新课改后教学评价的支持课改前的教学评价主要以考试测验为主,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式都比较单一。新课改中明确指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系,使教师从多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信息技术正好可以对评价和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体方法和手段给以支持,比如运用网络在线测试当堂课学习内容,既有利于学生自我反馈,也可以作为教师电子测评的手段;利用网络平台的记录、分析功能进行设计挖掘,可以优化教学过程评价;利用电子档案袋,可以对学生的成长过程进行跟踪评价。四、信息技术对新课改后教学环境的支持高中新课改中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的优势,为学生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专用教室,以及校园网络环境和Internet网络环境,使得“学与教”的活动可以在各种适宜的信息化环境中展开。各种教学环境中软、硬件的构成如表1所示表1各种教学环境中软、硬件的构成[2]教学环境硬、软件构成普通教室黑板+粉笔简易多媒体教室DVD机+电视机电视机+机顶盒多媒体教室计算机+电视机计算机+投影机+幕布计算机+投影机+交互式电子白板网络教室学生机+教师机+投影机+幕布(交互式电子白板)+多媒体电子教室系统学生机+教师机+投影机+幕布(交互式电子白板)+多媒体电子教室系统+网络教学平台移动网络教室移动信息终端+教师机+投影机+幕布(交互式电子白板)+无线电子教室系统+无线路由器+充电设备+ 网络教学平台普通语言实验室教师机+学生跟读机+耳麦+投影机+幕布数字化语言实验室学生终端机+学生终端网卡+教师机+三网合一交换机+ATM多媒体网 络交换机+语言信息网络平台普通实验室学科实验室数字化科学实验室传感器+数据采集器+信号发生器+试验设备+计算机+数据采集分析软件多媒体教室可以实现多种教学资源的随机呈现,网络教室可以实现学生使用信息技术工具和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研究型学习,移动网络教室可以实现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的学习活动,专用教室可以满足特殊学习活动的需要。不同的教学环境可以支持不同的教学活动。通过对教学环境的选择,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软硬件条件,为教学活动提供支持和保障。学校中的信息技术环境除去上述各种教室外,还包括教师电子备课室、校园网与学校主控室、录播教室、区域综合性平台等公共教学服务环境(如表2所示)表2公共教学服务环境对教学活动的支持[3]教学环境硬、软件构成功能教师电子备课室计算机+打印机+扫描仪+课件制作工具查阅资料、制作课件、观摩案例、撰写教案学校主控室管理控制服务器(控制主机)+资源服务器+系统控制和管理软件+校园数字广播电视系统设备远程管理、软件统一管理、资源集中管理、全数字化资源传输录播教室教师学生跟踪摄像机+录播工作站+录播软件平台+自动调音台课堂实录、互动录播、教学教研区域综合性应用平台应用平台+课堂终端设备+资源库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利用、教育教学应用、教学研究、对教育管理的支持、网络的维护及管理教师电子备课室可以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备课、研讨环境,校园网与学校主控室可以为全校教师和学生提供网络教学平台和教学资源,录播教室可以为师生提供优质课的录制、观摩和研究,区域综合性应用平台可以为学校和本地区的教学、教研提供案例远程教学观摩和评课,为促进学生、教师、学校,乃至地区教育均衡、和谐发展,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做出贡献。五、信息技术对课改后学生学习方式的支持新课改的具体目标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的过程。新课改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创造性和实践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所谓的“自主学习”是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是相对于“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学习”。有西方学者提出“当学生在认知、动机和行为三个方面都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时,其学习就是自主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利用计算机网络,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以达到对教学内容的比较深刻的理解与掌握的过程。信息技术环境为高中新课改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实现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一)提供平台、自主学习教师在课前通过搜索下载相关的资料制成网页,把网页放在校园上,为学生提供内容丰富的学习平台,学生根据学习目标,根据自己现有的基础情况,在网页中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方法进行有效学习。例如要了解新课内容就单击“课件”;要知道拓展内容就单击拓展;要进行试题在线测试就单击在线测试;要去相关论坛发表观点看法就单击论坛;等 等。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在山西的新降中学,每个班都有几台计算机,年级越高,计算机越多。这些电脑不是摆设,不管是课上还是课下,学生都可以随时上网查资料。上课时,一旦学生对老师所讲有疑问,或者老师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不太清楚,师生马上可以上网找正确答案。(二)提供平台,多元交流,将高中新课改进行到底现在学生基本上都有QQ号,通过QQ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都可以进行交流,还可以建立QQ群,把学习资料共享在群里,有什么疑问在群发出来,大家一起讨论解决,当然在学习上遇到问题时在网上查询也是经常的事。教师提供一些与学习有关的网址,让学生在网上轻松能够找到学习资料,增加信息量,课堂上,教师这样说:“请同学们课后到我们的论坛中继续交流你的想法。”或“请把你的困惑发布到学习空间上。”这种形式的课后拓展交流不再流于形式,真正地提高了协作学习的能力。据成都《华西都市报》报道《教室里学生可随时上网比网吧还方便》讲的是山西的新降中学在教室里放置计算机满足学生随时查阅学习资料,而且每天上半天课,上午展示课,下午和晚上自主课。该校教务处主任李元生说:将时间还给学生,避免了发生处于青春期学生们“烦教师唠叨”的叛逆心态,是一种“倒置”教学。教师首先不传授,让学生自学解题,再将疑惑反馈教师,教师不再“全堂灌”,只是重点解答或个别辅导,这就是他们学校高中新课改的实施。高中新课改后新降中学升学年增长率达到10%,山西正在省内32个县推广新降中学这种做法[4]。对学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开展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情况作了调查,调查统计结果如下:表3信息技术对学习方式的支持学生最喜欢获取知识的方式A.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获得知识。(83%)B.通过老师单纯讲解传授获得知识。(17%)对信息技术使用效果评价A.内容容易理解。(28%)B.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融洽。(51%)C.上课内容增加。(21%)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效果A.满意。(81%)B.不满意。(19%)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恒学”。综上所述,信息技术的发展,对高中新课改后教学过程、教学环境、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等提供有力支持,信息技术构建的各种教学环境对多元“学与教”方式的实施又是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因此,高中学科教师对于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与教”方式关系的正确把握,将会有效地促进高中新课程改革顺利进行。参考文献:[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刘雍潜,李龙,谢百治信息技术环境对“学与教”方式的支持中国电化教育2010,(11):17-21[3]刘雍潜,李龙,谢百治信息技术环境对“学与教”方式的支持中国电化教育2010,(11):17-21[4]成都《华西都市报》观天下《教室里学生可随时上网比网吧还方便》2012.8.21作者简介:罗永芬:中学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为信息技术教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