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大学生职业非理性选择倾向及解决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大学生职业非理性选择倾向及解决措施 一、择业机制的职业理论化 特性值研究统计从世界范围看,我国目前还属于有计划的市场配置型就业机制[1].所谓计划的市场配置就是资源在市场配置的过程中或多或少要受到政府行政手段的制约.这种配置必然导致就业机会与职业岗位要紧紧依托政府的产业政策导向,大学里的专业设置也需紧紧围绕这样一个人为的体系加以功利性实施.计划的市场配置型就业机制不能使资源在合理的范围内有效共享,发挥最大效能,从而造成人才重复性培养和浪费.但我们必须看到,社会中的工作是绝大多数人获得经济、社会的和心理的回报,从而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需求的
2、主要手段.从更现实的角度讲,上大学的目的之一是积累机会成本,在较高的职业发展起点上获得更好更便捷的理想工作岗位,实现人生职业夙愿.从教育者的角度看,我们有责任去探究不同群体面对现实不完全的市场经济如何进行职业选择.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一方面要借鉴有效理论,另一方面还要结合高校现实情况给予较为合理的判断,从而能为教育工提供参考. 众所周知,人的职业理念的形成与建立与其所处的成长地域环境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在对当代大学生人格特性影响的诸多因素以及其与职业选择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时,需要在样本选取过程中兼顾一般的同时还要突出重点.在2011年冬季与
3、2012年春季,我们组织开展了针对在校大学生分层次、分类别的测试调研活动.测试的出发点基于常规,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其中以霍兰德测试作为职业规划指导课之基础进行了相关调查(见图1),并以此次调研、统计结果及相关调查为依据,客观地对当代大学生职业观表象予以分析. 图1中的A为艺术型,C为常规型,E为企业型,I为研究型,S为社会型,R为现实型.在当代的文化中,大多数人的人格可以区分为以上六种类型.美国职业指导专家霍兰德认为,人格(包括价值观、动机和需要等)是决定一个人选择何种职业的重要因素.他结合当时的人格心理学概念,全新地提出了职业选择
4、是个人人格在工作世界的表露和延伸的论断.这也就是说,人的择业过程和经验之中均会表达出自身的价值与兴趣.人格类型理论的实质在于择业者的人格特点与职业类型的适应.在适宜的职业环境中个人可以充分施展自己的技能和能力,表达自己的态度和价值观,并且能够完成那些令人愉快的使命[2]. 霍兰德还结合自身的职业咨询经验提出:一个人往往会被可满足自身需求和角色认同的一定特定的职业所吸引.笔者在调查问卷选择过程中,把六种不同类型、具有一定地域性差异的居住岛屿选择作为主要测问点,并对大学生和区域性环境差异进行了分类.如,把具有社会职业个性倾向的学生会选择能在与
5、他人密切互动的环境中工作生存等作为了调查要素.2013年我们对某校大一新生进行了人格特征方面的心理测试,统计结果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 (1)在乐群性、聪慧性、稳定性、恃强性上均值的差异极其显着(P<0.001).与女被试相比,男被试情绪更为缄默,孤独,冷漠;思想迟钝,学识浅薄,抽象思考能力弱;情绪激动,易生烦恼,心神动摇不定,易受环境支配;好强固执,独立积极. (2)在兴奋性、敏感性、怀疑性上均值差异极其显着(P<0.001).与女被试相比,男被试表现得更为严肃,审慎,冷静,寡言;理智,着重现实,自恃其力;怀疑,刚愎
6、,固执己见. (3)在世故性、忧虑性、实验性上均值的差异极其显着(P<0.001).与女被试相比,男被试更为坦白,直率,天真;安详,沉着,有自信心;自由,批评激进,不拘泥于现实. (4)在独立性、自律性上均值差异极其显着(P<0.001).与女被试相比,男被试较为自立自强,当机立断;矛盾冲突,不顾大体. (5)在幻想性上均值差异显着(P<0.05).与女被试相比,男被试表现得更为现实,合乎成规,力求妥善. 对大学生进行人格统计,有利于结合霍兰德理论进行职业趋向分析,较为准确地评判人格特性对于职业选择倾向的影响权重.
7、 二、职业选择倾向特性分析 职业选择倾向是职业观中的行为成分,指人们在职业评价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稳定的行为倾向.大学生职业选择倾向既不同于一般职业需求者,但也有与其相似的共性特点. 笔者对大学生的职业选择倾向进行了分析,并在抽样统计分布调查基础之上,予以模糊性概括. 在对结论进行系统分析时,则客观地依据事实、有机地吸收和借鉴了其他学术思想,再结合本统计论证结果,对职业选择倾向予以分析. (一)职业期望价值化 当前,大学生价值观主要表现为:价值取向多元化、价值原则实用功利化、价值实现个性化、价值观发展待成熟化[3].职业价值期望就是
8、一个人对所从事或者意愿从事的某一职业表现出来的认同.在有效的调查问卷之中,我们选取占总数32.2%的选择S型居住岛的学生;该岛学生也是所占比重最高的调查对象.按霍兰德理论,S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