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高职公共基础课程建设之4个反思的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职公共基础课程建设之4个反思的论文摘要:在高职教育改革浪潮中,公共基础课程建设严重滞后,成为制约高职教育发展的一块软肋。反思其根源,一是高职院校对公共基础课程地位与作用的认识有偏差;二是公共基础课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观念陈旧,缺乏内动力;三是公共基础课教学内容陈旧,严重脱离学生实际,缺乏对专业的针对性;四是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陈旧。本文探讨了改善高职公共基础课现状应采取的相应措施。 关键词:高职;公共基础课;建设;反思 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正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改革热情,各种新的教育理念、办学模式纷纷出现,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热火
2、朝天,呈现出一派繁花似锦的局面。然而,在高职教改浪潮中,存在着不平衡,甚至存在着“被人遗忘的角落”,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公共基础课程领域。在部分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程建设严重滞后,教师队伍老化,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厌学情绪严重,教学目标达成率低。实际上,高职公共基础课教学已陷入困境之中,严重影响到高职教育的整体质量,成为制约高职教育发展的软肋。因此,从现实出发,系统反思高职公共基础课程建设问题,深刻总结经验教训,探索超越困境的实践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反思一:对高职公共基础 课程地位与作用的认识有偏差 思想决定行动
3、,对高职公共基础课程认识的偏差,是高职公共基础课程建设滞后的首要原因。在部分高职院校,有一种比较普遍的声音,即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能型专门人才,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是重点,而公共基础课程主要承担学生相关基础知识的培养任务,与学生职业技能的形成、就业竞争力的打造关系不大,在专业建设任务重、教育资源紧缺的情况下,公共基础课程建设不具有重要性与紧迫性。.在此思想的影响下,公共基础课程建设被摆在了次要地位,在有的院校甚至被边缘化。据笔者调查,在多数高职院校,从机构设置、课程安排、教师队伍建设、科研教改、经费设备投入等
4、方面来看,公共基础课程远远落后于专业课程,有的学校至今没有公共基础课程的专门管理机构,没有相关专题研究过公共基础课程的建设问题,相当多院校的基础学科教师“只出不进”、“只用不培”,年龄严重老化,信息吸收渠道狭窄;部分专业随意削减公共基础课学时,使公共基础课总时数长期处于动态之中。此种状况已严重影响了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直接导致了社会对高职与中职的界定模糊,以及对高职毕业生“上手快,后劲不足”、“眼光高,基础不牢”的负面评价。 高职公共基础课真的与学生职业技能的形成、就业竞争力的打造关系不大吗?其建设真的不具有重要性与紧迫性吗?显然不是。高
5、职公共基础课不仅承担着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任务,还承担着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科学素质、身体与心理素质并使其可持续发展的任务,它与学生职业技能的形成,就业竞争力的打造密切相关,是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试想,学生基础知识不牢,基本技能不熟,后续专业知识与技能能学好吗?其职业技能会强吗?学生人文素质、科学素质不高,身体与心理素质不强,其就业竞争力会强吗?在市场需求不断变化的情况下,专业调整快,建设任务重,教育资源可适当倾斜,但并不意味着公共基础课程建设不重要、不紧迫,没有公共基础课程建设的支撑,专业课程建设犹如不打地基盖房而成为
6、空中楼阁。因此,纠正对高职公共基础课地位与作用的认识偏差,深入、全面地理解高职公共基础课程建设的重要意义,积极推进高职公共基础课程建设,是当前必须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 反思二:高职公共基础 课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占有主导地位,教师队伍状况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就目前高职公共基础课教师队伍来说,存在以下主要问题:(1)结构不合理。由于部分领导对公共基础课认识有偏差,在人才引进、内部师资调整、教师送培、职称评审中片面操作,致使多数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师队伍年龄老化、学历偏低、职称失衡,结构极不合理。(2)观念陈旧。部分公共
7、基础课教师不认真学习高职教育理论,不认真思考高职培养目标与自身教学的关系,自认为不管怎么变,基础知识的教学都是一回事,思想观念停留在过去,落后于高职教育的发展。(3)缺乏内动力。公共基础课程被边缘化,资金、设备、收入分配向专业课、专业课教师倾斜,年龄老化带来的惰性以及职业倦怠,致使部分公共基础课教师工作热情降低,缺乏改革动力。(4)教改、科研能力偏弱。年龄老化、观念陈旧、内动力缺乏以及学习培训、交流机会偏少,致使公共基础课教师教改科研能力整体偏弱,在多数高职院校的科研成果、教学成果、精品课程榜中难觅公共基础课踪影,与公共基础课应有的地位极
8、不相称。 这些问题的存在,极大地影响了高职公共基础课的教学质量,阻碍了公共基础课程建设的步伐,是高职公共基础课程建设滞后的重要原因。为此,应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公共基础课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公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