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能力为本位的问题群导学——以《囚绿记》教学设计为例

以能力为本位的问题群导学——以《囚绿记》教学设计为例

ID:10940888

大小:5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9

以能力为本位的问题群导学——以《囚绿记》教学设计为例_第1页
以能力为本位的问题群导学——以《囚绿记》教学设计为例_第2页
以能力为本位的问题群导学——以《囚绿记》教学设计为例_第3页
以能力为本位的问题群导学——以《囚绿记》教学设计为例_第4页
以能力为本位的问题群导学——以《囚绿记》教学设计为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以能力为本位的问题群导学——以《囚绿记》教学设计为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以能力为本位的问题群导学——以《囚绿记》教学设计为例陈剑峰从学习过程(认知加工)的角度,可以把学生学习的核心能力分为阅读能力(输入)、思考能力(加工)、表达能力(输出)三种。这三种核心能力是学生学习的基本能力。问题与阅读思维密切相连,问题群导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力、思考力和表达力。本文拟以《囚绿记》教学为例浅谈如何以能力为本位进行问题群导学设计。第一,自学阶段填写“问题条”,形成雏形“问题群”,培养学生阅读思考能力。在课前的预习阶段,我要求学生素读文本,在读通、读顺的基础上,准确地读出文本中文字符号

2、的表层意思,进而读出的本意、真意即文本蕴含的深层含义(隐喻义、象征义);还要读出自己,要求学生把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融入阅读过程之中,与“对话”,与文本进行“验证”,并产生“共鸣”;更要求他们用自己的眼光和视角读出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做到边读边提出问题,并填写“问题条”。为了具体落实、可操作,我对学生的提问类型和数量做了明确的要求,每位学生提出的问题要包括三类:一是两个以上的“基础问题”,即学生初读文本时在字词、文学常识、写作背景、表现手法等方面尚不理解的问题。这类问题一般来说是阅读文本时会遇到的最基

3、本的问题,绝大多数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相互交流能够完成。二是两个“疑惑问题”,即有探讨、研究价值的同时需要在同学的帮助或教师的点拨下才能解决的问题。三是一个“共享问题”,即在预习过程中自我发现的具有独特见解的,值得同学分享的问题。通过这三类问题的提出,学生在预习环节做到认真阅读、细心思考、主动提问。“基础问题”的提出,减少课堂中的“重复”教学;“疑惑问题”的提出,明晰小组学习中讨论、研究的方向;“共享问题”的提出,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探讨的兴趣。这些问题都具有个性化色彩,建立在此基础上的课堂学习,充分关

4、照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况,体现了“以学定教”的思想,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这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能够有效地解决学生共性发展和个性发展的统一。例如:第四学习小组曹一佳同学在预习《囚绿记》时提出以下三类问题:“基本问题”:1.文中体现喜爱“绿”的语句有哪些?2.“我”囚绿的原因是什么?“囚”绿后为什么又“放”绿?3.文章为何要写卢沟桥事件?(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是怎样的?)4.文章采用了什么写作方法?“疑惑问题”:1.常春藤象征什么?2.“绿色、绿友、绿囚”称呼的变化,说明了什么?“共享问题”:文中

5、第13段中“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如何理解?这一句中的“珍重地开释”有什么情感意义?上述问题中,“基本问题”还是比较简单的,学生自读文本、查阅相关资料就可以解决。但是要求学生独立提出,主要意图是使学生通过阅读、质疑形成一种“问题意识”,有利于学习内容的“问题化”。“疑惑问题”1和2是建立在仔细研读文本,充分利用教师提供的补充资料基础上,在同学和教师的帮助下,可以解决的问题。“共享问题”是在小组合作学习后,在班级群学的过程中,经过思维的碰撞,最终解决并有新发现的问题。在自学阶段,学

6、生个人提出的三类问题,构成了“问题群”的雏形。提出的问题有好问题,有一般性问题;有共性问题,有个性问题;有真问题,有假问题。学生的思考具有个人的特性,产生的问题表现出思维的发散性、零散性。但总的来说,这是保证课堂教学有效的前提条件。有人说,不会阅读的学生是潜在的差生。这说明培养学生阅读思考力十分重要。通过自主阅读而不是通过听讲获得的知识,学生印象会更深刻;在思考、体验和运用过程中获取的知识,比死记硬背获得的知识更牢靠、更有效,这符合现代学习“金字塔”理论原理。第二,组学阶段形成“问题链”,产生梯形“问

7、题群”,提升学生分析思辨能力。学生分析思辨能力培养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核心目标之一。在小组合作学习阶段,各学习小组将组内成员各自的问题,进行交流、讨论,并进行互动式重组,以“链条”的形式将一个个问题按照序列层级呈现出来。“问题链”与“问题条”不同,“问题条”是个人提出的零散问题,“问题链”是小组共同形成的有序问题。我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小组内的讨论来培养其分析思辨能力,要求他们讨论时基于事实、遵循逻辑、细心思考探究,反映其本质。具体做法如下: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各成员之间相互交流、释疑,删除那些低级幼稚的问题,

8、互动解决各自的“基本问题”,重新组合共性的、尚不能解决的“疑惑问题”,整合、提升“共享问题”。例如:第四学习小组提出了这样的“疑惑问题”和“共享问题”。“疑惑问题”:1.文章自始至终紧扣一个“绿”字来写,可以分为几部分?(寻绿、观绿、囚绿、放绿、怀绿)2.这个行文思路与的感情变化有什么联系?3.文章采用的是什么写作方法?(托物言志)“共享问题”:保留了曹一佳同学的“问题”——文中第13段中“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如何理解?这一句中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