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术护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术护理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术,作为椎间盘脱出的治疗方法之一,是近十多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1]。从上世纪70年代在美国、日本等国家开始研究并运用此项技术,以后在许多西方国家中越来越多的被运用,而我国医学工作者也相继开展了此项工作,并以独特的优点和显著的疗效被医学界更多的人所关注[2]。黑龙江省大庆市人民医院从1998年开始引进此项技术,到目前为止已收治患者70例,治愈率达95%以上。笔者在70例患者治疗和护理过程中总结了一定的经验,现将护理经验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自1998年共收治腰椎间盘脱出患者70例,其中男47例,女2
2、3例,年龄29~55岁,平均41.2岁,疗程在3~9年。多数患者伴有腰部剧痛,疼痛为持续性,活动时加重,休息后也不能消除,其中有14人有严重的运动障碍。�1.2手术治疗方法在穿刺点皮肤做一个小切口便于穿刺进针,在DSA下将定位针前端插至腰间盘中央,确定针尖位置在椎间盘中央略向后,然后在定位穿刺。沿定位针由细致粗逐步插入套管,用环锯在纤维环上“开窗”,并在髓核内旋转粉碎髓核,用髓核钳反复多次夹取髓核。�
52手术护理�2.1手术前的护理�2.1.1心理准备多数患者对手术会产生焦虑、紧张、恐惧、不安等心理状态,特别是在接受手术时患者的忧虑达到高峰,处于这种精神状态,发现有不
3、良情绪和精神状态时,都应加以分析,有针对性地去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采取积极的措施,如护士可将手术过程作以大概的介绍,明确告诉患者此手术是在电视屏幕监视下进行的,危险性小,整个手术过程都处于清醒状态,尽可能解除紧张情绪[3]。�2.1.2保证患者有足够的睡眠睡眠可以增加患者的食欲,改善营养状况,提高机会的免疫功能,有利于术后的恢复,护士要为患者创造一个安静的环境,以保证患者睡眠,必要时给予适当安眠药、镇静剂。�2.1.3术前化验检查为了保证患者手术的顺利进行,术前常规作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尿糖、及超声检查,护士要协助患者作好各项检查工作,以便医生在术前了解患者的机体状况。
4、�2.1.4术前给药常规给予强痛定75mg或冬非合剂半量,于术前0.5h肌内注射。�2.2手术中的配合�2.2.15手术全过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巡回护士和器械护士必须严格监督无菌技术操作,若发现或怀疑污染时,绝对不能使用。�2.2.2手术过程中,递套管时应注意,要根据套管的级别逐级传递,切不可漏递某一级套管。由于漏递,两管之间的间隙大,很容易损伤组织和神经,同时应注意将管端递给术者,以便进管顺利。�2.2.3在抽吸髓核过程中护士要妥善保存髓核标本,放髓核的纱布用无菌溶液浸湿,且手术完毕后用塑料袋盛装,防止水分蒸发,如有条件,须及时称重。另外,在钳夹时注意髓核的性质颜
5、色,纤维化程度,如有异常及时向医生报告。�2.2.4在切吸过程中,要注意吸出物的颜色,导管的通畅,吸引的压力。由于切吸时各种导管较多,这也是较易污染的一个环节,所以应将各种导管用止血钳妥善的固定好,避免污染,并且将切吸装配紧密。�2.2.5手术完毕后,拔管前将庆大毒素24万U加入500ml的生理盐水中,通过切吸套管注入并冲洗,冲洗完毕后拔管。�2.2.6准备一蝶型胶布,将切口拉在一起,利于刀口愈合,通过临床观察效果很好。�2.3手术后的护理�2.3.1术后患者的搬运需用担架或平车搬运,术后绝对卧床休息3d,使局部损伤水肿尽快消退、修复。如有感染倾向必须延长卧床时间,直到
6、症状得到控制为止。�
52.3.2保持大便通畅,绝对禁止患者下床大便,以防椎间盘再度脱出,大便干燥者应适当给予缓泻剂。�2.3.3对疼痛的观察,区别疼痛的原因。若患者腰部剧烈疼痛,伴进行性加重,床上活动受限,甚至由于床板的震动,患者即感疼痛,多数由于感染所致;患者疼痛部位和术前疼痛部位相同,多由于术后残留症状;如果出现其他部位烧灼样疼痛可能是由于在术中神经根的干扰所致,所以,我们必须根据疼痛的性质、症状等分别给予处理。�3结果和讨论�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术是近年来国际上开展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新技术。经各国学者不断研究、总结、提高、完善,目前在某些发达国家经皮穿刺腰椎
7、间盘切吸术已成为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首选方法,国内近年来亦逐渐将该技术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4]。我科通过对70例患者临床实践体会到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术具有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损伤小、创伤轻、不损伤腰椎骨质结构、疗程短、效果好等优点[5],这是其它方法不能比拟的。经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术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开辟了一条安全而实用的新途径。�参考文献�[1]吴恩惠,等.介入性治疗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2:74.�
5[2]庄文权.经皮穿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1992,15(1):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