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从私人知识到公共知识的建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从私人知识到公共知识的建构第20卷第12期2004年12月VO1.20.NO.12Dec.,2004文章编号:1000—8934(2004)12—0062—04从私人知识到公共知识的建构吴建国(南京大学哲学系,江苏南京210093)摘要: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出现彻底击碎了"知识(含科学知识)是真理"的传统观念,完成了知识从"发现"到"建构"的变革,但在知识建构过程解释上仍然是混乱的不能系统回答的黑箱,主要是因为没能处理好知识建构的"科学化"与"社会化"两个环节的关系问题,两者混谈导致理论混乱,原因在
2、"科学知识"被等同于"公共知识",根源于"私人知识"与"公共知识"及其互动关系理解上的误区.关键词:知识建构;私人知识;公共知识;科学知识中图分类号:N031文献标识码:A知识怎么来的?因何具有可靠性?科学与知识如何区分?这是科学哲学(自然辩证法),知识社会学,科学社会学,科学知识社会学,科学学等等领域的核心问题,也是一直不能系统回答的问题.如何打开问题的黑箱?从私人知识与公共知识关系讨论可能就是最好的切人环节.1从知识的"发现说"到"建构说''变革知识从何而来?在马克思的"知识社会决定论"提出
3、以前,多数人相信知识是神(如上帝,真主等)赐的真理,是神的启示和奖励;少数无神论者,认为那是自然(含社会)中所固有东西的显现,是人从自然那里找到的真理.只有真知识和假知识之分,没有优知识与差知识之别.人们相信无论源于神还是源于自然恩赐,知识都是曾被埋在"现象"之土中某处而后被人"发现"的,在发现知识的过程中,是由一群天才的"科学家"来完成的,多为单个偶拾,也可以在某种方法的指引下成串地发现."启蒙运动将人类整个知识体系划分为两种形态:一类是纯粹知识,即科学技术知识,它具有不受社会因素影响,不受历
4、史条件制约的普遍一致性特点;另一类是非纯粹知识,是受社会因素影响和历史条件制约的知识."l1]此即区分科学知识与非科学知识的传统"知识二分法".在马克思"知识决定论"影响下,以曼海姆为代表人物的知识社会学批驳了"非纯粹知识"(非科学知识,尤其是关于社会的知识)是被发现的真理,提出建构论思想.其后,"被公认是科学社会学之父"【2J的默顿等人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了人类社会形态与纯粹知识(科学知识)被"发现"的关系,为人们解释了这样一个问题:那些知识为什么能够被发现?为什么一些社会形态下发现"知识"多,
5、而另一些社会形态发现的"知识"少?或者说,怎样才能使人类"发现"知识的速度快些?这套解释被称为"科学社会学"."默顿的理论告诉我们,科学不仅是一种有条理的,客观合理的知识体系,它还是一种制度化了的社会活动,科学进步的速度和科学家关注的问题焦点会受到社会历史因素的影响.为实现科学体制生产确证无误的科学知识的自主目标,科学家甚至要受到诸如普遍性,公有性,无私利性等社会规范的约束."【3]到20世纪70年代,英国爱丁堡大学的一些学者却提出科学知识的"发现说"也是一个错误,使得"关于科学知识可以免于社会
6、学分析的'标准观点"'【被解构,认为科学知识也是被社会"生产"出来的,或者说是由人"建构"的,进而建构了科学知识"建构说"."而科学知识社会学家却更进一步宣布说,'科学是一项解释性的事业,在科学研究过程中,自然世界的性质是社会地建构出来的'(Mulkay,1979:95).换言之,科学知识并非由科学家'发现'的客观事实组成,不是对外在自然界的客观反映和合理表述,而是科学家在实验室制造出来又通过各种修辞学手段将其说成是普遍真理的局域知识,是负荷着科学家的认知(如宗教,意识形态,常识)一样,科学知识
7、实际上也是社会建构的产物."l5J也就是说,科学知识社会学家们在知识(或科学知识)怎么来的问题上,彻底完成了从"发现说"到"建收稿日期:2004—08—27作者简介:吴建国(1965一),黑龙江克山人,江苏技术师范学院科技处副处长,副教授,南京大学科技哲学专业博士生,研究方向为科技哲学.62从私人知识到公共知识的建构构说"的变革,也给传统的"知识二分法"以最后一击.自此知识都不再是真理,知识"发现快慢问题"变成了"生产快慢问题".但他们并未能完成"打开由传统的知识社会学和科学社会学所设置的'双重
8、黑箱"'l,即尚不能合理解释知识生产的过程问题;主要原因在于没有系统化区分:知识与科学知识,科学知识与公共知识,公共知识与私人知识等概念.2私人知识系统及其建构问题人们为什么需要知识?因为个人生存于环境和主体欲求(需要)的满足关系中,必须对环境中事物进行构象及行为选择,而主体构象事物的过程也即主体对事物信息进行"解读"的过程,解读所用的"工具"就是主体所拥据的异质化的私人知识系统(私人知识).私人知识是一个从生到死不断丰富,不断演变的时态性知识集,它因个人生存经历差异,生存环境差异,素质条件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