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护理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护理进展【摘要】从静脉溶栓治疗的常用药物及时间窗、溶栓过程中的具体护理及疗效、并发症观察等方面综述了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相关问题,为临床护理提供借鉴。【关键词】静脉溶栓;脑梗死;护理;综述脑梗死(cerbralinfarct)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各种原因所致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1]。目前公认即时溶栓是治疗该病迅速有效的最佳选择[2]。在实施静脉溶栓临床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会遇到许多新问题,如何为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
2、患者提供规范、安全、最佳的护理,已成为临床护理工作人员积极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就这一问题综述如下。1静脉溶栓治疗的时间窗及常用药物溶栓治疗是目前最重要的恢复血流措施,缺血半暗带脑细胞损伤的可逆性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诊溶拴的病理学基础[1]。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和尿激酶(UK)是我国目前使用的主要溶栓药。已有多个临床试验对急性脑梗死rtPA静脉溶栓疗效和安全性进行了评价,常用剂量0.9mg/kg(最大剂量为90mg);其治疗时间窗包括发病后3h内、6h内或3~4.59h[3]。如
3、果严格掌握时间窗及适应证,掌握护理要点,应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超早期脑梗死是安全、有效的,且治疗时间越早,疗效越显著[4]。尿激酶是从人尿中提取的纤溶酶原激活物,能直接使纤溶酶原变成纤溶酶,从而发挥溶解血栓的作用,尤其对新形成的血栓效果好[5]。我国九五攻关课题“急性缺血性脑卒中6h内的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证实6h内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相对安全有效,试验确定了尿激酶使用剂量为100~150万IU。医护密切配合,严格时间窗的选择及护士的密切观察病情、精心护理,是急性脑梗死超早期溶栓治疗的较佳护理方
4、法[6]。2溶栓前的护理缩短患者发病至溶栓的时间是溶栓成功的关键,做好溶栓护理观察是确保患者安全的前提和条件。专科护士应掌握适应证与禁忌证。在患者到达急诊室后最短的时间内对患者进行包括CT、MRI在内的各项必要检查并帮助医生进行简短而细致的病史询问以确定溶栓病例。在取得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方可进行溶栓治疗。溶栓疗法治疗时间短,工作紧迫,护理配合须做到迅速、准确[7]。一旦病例被选择,护士可立即建立静脉通道,为治疗赢得时间。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对血管细小、脆性大、穿刺困难的患者尤为重要。尽可能将患
5、者收入重症监护病房或卒中单元进行监护[3]。3溶栓中的护理9在静脉输液中,应专人守护,保持静脉通路绝对通畅,准确掌握滴速,确保溶栓药物在规定时间内滴完。rtPA使用方法:rtPA0.9mg/g(最大剂量为90mg)静脉滴注,其中10%在最初1min内静脉推注,其余持续静滴1h;尿激酶使用方法:尿激酶100~150万IU,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100~200ml,持续静滴30min,用药期间及用药24h内应严密监护患者[3]。rtPA不能与其他药配伍静脉滴注,尿激酶溶解时不可剧烈震荡,以免使活力降
6、低,并产生大量泡沫使药液难以抽尽,而影响剂量准确;其中前10min滴入总量的2/3,后20min滴入总量的1/3,因尿激酶半衰期为15min,如果输入过慢会降低疗效。部分患者在溶栓剂进人体内20min,甚至更早即有肢体功能障碍明显改善,继而情绪激动,此时,护士应要安抚患者,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避免情绪激动,以利更好地恢复[8]。溶栓治疗过程中严密观察并记录病情变化,有无寒战、发热、皮疹等过敏反应;牙龈、黏膜、皮肤有无出血倾向;大、小便色泽,呕吐物颜色[9]。特别注意头痛呕吐,出现时需立即停药汇报医
7、生。如出现严重头痛、高血压、恶心或呕吐,应立即停用溶栓药物并行脑CT检查[3]。4溶栓后的护理4.1病情变化及疗效观察护士应密切观察并记录患者的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及肢体活动的变化情况。作好血压及心电监护。在最初的249h每15~30分钟观察1次瞳孔和意识[10]。行溶栓的患者,血压监测十分重要,血压过高会增加症状性脑出血的风险,血压过低易导致脑灌注不足引起脑缺血,血压一般控制在140~160/75~90mmHg较为适宜。长期高血压患者可耐受高血压,而不能耐受低血压,如果血压很快下降,致使脑内灌注
8、压下降,产生医源性的脑缺血缺氧,只要血压下降30%,可产生脑灌注压减低[11]。所以必须定期监测血压,最初2h内15min1次,随后6h内30min1次,以后每小时1次,直至24h[3];如收缩压≥180mmHg或舒张压≥100mmHg,应增加血压监测次数,并给予降压药物[3];脑梗死患者由于脑组织水肿、儿茶酚胺分泌增多,造成心肌损害,自主神经功能下降,使脑梗死患者继发性心电异常,所以脑梗死超早期溶栓过程中心电监测十分重要[12]。配合医师定期进行神经功能评估,第1小时内30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