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278541
大小:3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6-14
《解释性报道案例:“海归”成就中国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海归”成就中国梦2006年10月13日16:02十八年前,施正荣靠政府提供的一份微薄奖学金到澳大利亚公派留学,课余他还要到餐馆打工以贴补生活。 如今的他拥有了博士学位、数项专利以及两家太阳能电力公司,他的企业首次公开募股筹得4.55亿美元,并在纽约证交所上市。他的名字也上了中国的富豪榜。 他于2001年在到处充满绿色的长江三角洲平原上创建了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Suntech Power Holdings Co.),现已迅速成为世界最大的光伏设备制造商之一。这种设备用于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该公司在拥有世界最新技术的同时,又充分利用了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
2、所具有的成本优势,这让它轻松击败一些产品更出色但价格昂贵的生产商,在全球市场独占鳌头。 施正荣的个人财富几乎全部凝聚在尚德的股份上。随着尚德股价的起落,他的身家也在顶峰时的30亿美元和低谷时的13亿美元左右之间起伏。目前他的持股价值17亿美元。有人估计,以这个数字排名,施正荣可能是中国大陆的首富。 施正荣留学海外继而归国创业并获得巨大成功的历程表明,中国的日益开放给中国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让中国和世界在人员、教育和金融等领域的联系达到了一个新高度。中国政府支持人们出国留学并回国创办高科技企业的政策正开始产生回报。 自从1978年
3、中国政府向国外派遣留学人员以来,有800,000中国学生负笈海外。他们后来大多被外国的工作机会所吸引而留了下来,学成回国的(即所谓“海归”)不到三分之一。不过,现在回国的人正越来越多。官方的统计数字显示,去年回国的人大约有35,000,是2000年时的三倍。实际数字极有可能不止于此。 许多掌握了最新技术和管理技能的归国人员纷纷在创建科技企业方面大显身手。与此同时,外国风险投资家也携巨额资金涌入中国。中国企业还发现,他们可以在海外上市融资。正在以每年10%的速度迅猛增长的中国经济为这些归国人士带来了大量机遇,他们也藉此创造出了规模空前的个人财富。 据美林公
4、司(Merrill Lynch)和CapGemini提供的数字,目前中国有大约32万名资产额超百万美元的富豪,其中许多人是近年涌现出来的。在中文杂志《新财富》编制的中国500富豪排行榜上,有四分之一的入选者是今年第一次上榜,其中就包括施正荣。而他初次入选便高居榜首。 身材瘦小的施正荣生着一副圆脸庞。他是个感情丰富的人。他说,自己没有什么真正的爱好。他经常会提到专注和勤奋工作的重要性。不过他认为,自己之所以能从一位乡村少年走到今天,很多时候是因为机遇比较好。 今年43岁的施正荣说,自己进入太阳能行业非常偶然。在他成长的时期,中国还处在计划经济时代,人们不
5、能自由选择工作和居住的地方。“我们那代人没有选择的自由。给我们什么,我们就只能接受什么。个人很难有什么规划,”他说。 不过,施正荣身上还是有挑战现状的血液。当初他准备创办一家太阳能企业的想法就招致了同事的怀疑。不过他依然设法搞到了政府扶持资金。虽然接受过正规的科学教育,不过他还是放弃了技术追求完美的偏好,而选择低成本的制造技术。他多年不在国内生活,但对中国的政治生态仍表现出惊人的洞察和把握能力。在尚德去年底赴纽约证交所上市前,他成功说服当地政府转让出了在该公司的股份。 尚德的成功得益于它抓住了全球范围的太阳能应用热潮。实际上中国国内的太阳能市场规模还很小
6、。据业内人士估计,中国生产的太阳能设备大约有90%出口到外国,主要是德国、日本等鼓励使用太阳能的国家。 尚德的竞争对手中有一些财大气粗的国际公司,如日本的夏普(Sharp)、京瓷(Kyocera),以及英国石油(BP)旗下的太阳能子公司。目前,尚德正在迅速壮大,它希望能顺利度过行业整合期,构建起自己的全球网络。 能说一口流利英文的施正荣与澳大利亚保持着密切联系。他现在还是纽约证交所的国际顾问委员会成员。 祖籍江苏的施正荣又回到了家乡。他现在的居住地以及尚德公司的总部离他的出生地扬中很近。他是家中四个孩子里的老大,父母一直对他期望很高,希望他好好念书将来有
7、出息。扬中这个地方虽然比较偏僻,但那里的教育水平并不低。 一九七九年,中国结束“文革”后刚刚恢复高考制度不久,施正荣考上了大学。他的数学和物理分数很高,因此被录取到吉林大学光学系就读。 他发现在实验室工作比干农活要好受多了。为能轻松阅读研究资料,他在英文上下了很多功夫,在学校餐厅排队买饭的时候也会抓紧时间背单词。 毕业后,他考进了上海光学和精密仪器研究所攻读硕士学位。这家研究所有几个公派出国留学的名额。起初研究所告诉他可以去美国学习,但后来不了了之。最后他去了澳大利亚。1988年,他进入位于悉尼的新南威尔士大学物理系就读。 为期一年的学习结束后,他感觉不
8、想回国,当时也正是中国政治生活中的一段黑暗时期。一位同学建议他再到工程系看看,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