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161726
大小:44.12 KB
页数:46页
时间:2018-06-12
《四年级音乐上册备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课水乡教学目标1.这是一组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歌曲,表现一种特定的环境——水乡,2.充分体现了音乐与民族的关系,让我们热情地讴歌水乡,热爱我们的家乡教学重难点1.掌握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并能辨别、比较四分音符与附点四分音符的长短。2.发挥集体思维合作,进行以《远航》为主题的创作活动.3.掌握竖笛的吹奏姿势。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聆听《采茶舞曲》1.用江南山水风景图导入。(1)谁到过杭州游玩?(2)谁到过茶山,见过茶农采茶的劳动?(3)你听过越剧的唱腔吗?2.欣赏:《采茶舞曲》设问(1)你听到这种曲调的风格吗?(2)这首歌曲讲述什么内容?(3
2、)这首歌曲是由哪一个声部演唱的?3.学习采茶时手的基本动作:左采、右采、上采、下采。复听《采茶舞曲》:按节奏配上手的动作,并随录音哼唱《采茶舞曲》。4.再次复听,要求学生用即兴舞蹈动作表演《采茶舞曲》,用自己的舞姿表现茶农采茶时的欢乐情绪。5.小结:水乡的另一景色。二、表演《采菱》1.设问导入:谁吃过菱角?知道菱生成在何处吗?介绍有关菱的知识:菱是生成在池塘的一种植物,根在泥里,叶子浮在水面呈三角形状,花白色,果实的硬壳有角,因此称菱角,果肉可吃,甜而爽。2.教师范唱歌曲。3.教师范唱歌谱4.以乐句为单位进行听唱、学唱曲调
3、。通过划船的动作去学习,很自然唱好。5、伴奏的加入要求:(1)选择节奏,哪一节奏谱,更适合于这首歌曲的伴奏;(2)选择打击乐器;(3)在哪里加入铃鼓使歌曲推向高潮。6.小结:水乡一景。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柳树姑娘》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柳树的枝条,像什么?这首歌曲的拟人化的手法把柳树比作姑娘,枝条就是她长长的辫子,风儿一吹,甩进池塘,洗洗干净,多么漂亮。这样的风景你能想像吗?这样环境美不美?1.聆听录音范唱。设问:这首歌曲是齐唱还是合唱?2.讲解附点四分音符:(1)这样的节奏我们唱过,你能举出唱过的歌名吗?(2)
4、“?”这个音符是四分音符的后面加上一点,在乐理上我们称为附点四分音符,它与四分音符的区别就多了一附点,为了强调这附点,所以在名称上把附点放在前面称附点四分音符。我们学一下模仿蝉的叫声“知.了”所以蝉又名“知了”。“知了”的鸣叫就是带附点的。3.再听录音范唱,大家看着歌谱轻轻跟唱曲调。4.先学唱第一声部的前8小节曲调。(1)设问:这8小节的曲调的节奏有一个规律你发现了吗?(2)我们一齐拍打一下它的节奏。(3)慢速度地把音符唱着试试。5.请自学后8小节。6.完整把第一声部曲调唱好。7.学唱第二声部。(1)听
5、录音范唱,注意第二声部进入的位置。(2)第二声部“啦啦啦”表达什么情绪?(3)学习顿音记号“”。(4)唱第二声部,看教师的指挥进入,要唱出欢乐的情绪。8.二声部合唱。9.小结:又一道水乡的风景线。二、聆听《洪湖水,浪打浪》1.介绍歌剧《洪湖赤卫队》的时代背景——20世纪20年代末,我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国共产党建立革命根据地与敌人斗争的情况。2.介绍《洪湖赤卫队》剧情(讲故事)3.欣赏女声二重唱《洪湖水,浪打浪》。这是歌剧第一场唱段,反映根据地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洪湖鱼米乡的一片好光景。学生边听音乐,边看歌词
6、边做摇船动作,感受音乐的内容与风格。4.小结:这是20世纪30年代湖北洪湖水乡的一景。三、、听辨练习:附点四分音符1.从听觉上巩固附点四分音符的长短,并与四分音符的区别对比。2.从视觉上通过涂色找到四分音符与附点四分音符的区别。第三课时教学内容:《渔光曲》教学过程:一、聆听《渔光曲》1.介绍《渔光曲》的背景资料。(1)这是1934上映的故事影片《渔光曲》的主题歌。(2)20世纪30年代中国农民(渔民)的生活受三座大山压迫的简单历史介绍。2.欣赏《渔光曲》第一段,边看图形谱,边听音乐。(1)介绍《渔光曲》的内容特征
7、:反映渔民的辛酸血泪,速度徐缓,描绘了渔船在茫茫大海中随波起伏的情景。(2)提出欣赏要求:这作品的创作年代是20世纪30年代,离开今天已有70多年,所以文化背景差异很大,要求学生认真细致耐心地听,这也是对旧社会人民生活的了解。听完后要编一个故事向大家讲述。3.复听金曲,把歌词用投影片放出来,让学生边看歌词,边听音乐,身体也随音乐摇晃想像自己就在船上的情景。4.师生讨论歌曲反映的内容与特征。学生中如能将歌词编成一个打渔的故事,教师要给以表扬,顺带议论为什么在形式上是女声独唱。5.小结:这是旧中国20世纪30年代的水乡。二、聆听《渔光曲》(
8、筝独奏)1.在聆听《渔光曲》(女声独唱)后,学生在对歌曲反映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