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145437
大小:31.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6-11
《教养方式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教养方式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父母作为第一任“老师”,其教养方式对子女的人格发展及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影响。以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进修的真实案例为背景,阐述父母不当的教养方式,对子女的心理健康水平起到了一定层面的负面影响。因此,提高父母自身素质和修养,是培养子女良好心理素质的一个重要内容。父母教养方式心理素质人格发展影响一个人一生中的所有“第一”,都应该是从家庭、父母那里得到的。婴儿从呱呱坠地时起,面对的第一个“世界”就是家庭,在父母身边开始接受哺养和学习各种生存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研究表明,儿童青少年的人格偏离、焦虑和神经质等方面的特点与父母
2、教养方式呈显著相关。一、案例回顾9(一)学生廖某,20岁,男,急性精神障碍。与该病人进行了四次心理治疗,了解到,病人的父母亲从小对其管教很严,因为害怕同学伤害他,不允许廖某与同学过多的接触,并过度保护病人,如病人今年20岁,每次出门,外公还要检查他的钱包,害怕遗失银行卡等,由于病人家庭错误的教育方式,限制病人的能力发展,不了解青春期男女生情感的正常发展,虽有反抗父母的主观愿望,但缺少勇气,不能与父母很好地沟通,并且在父母长期的严格教育下,病人对自我的要求很苛刻,近乎完美,产生了自我认知、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心理问题,初步诊断为急性精神障碍
3、,在心理治疗方面,在与病人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的基础上,安排家庭治疗。(二)邹某,男,31岁,离异,初步诊断为抑郁症。从与病人的三次咨询中,了解到病人的父母对病人非常之疼爱,在病人的离婚――再婚――试婚――分手的过程中,父母一直很支持病人的决定,父母对于病人的要求就是只要你好好地工作,家里什么事情都不要你操心,因为病人从小学习成绩非常优异,病人父母非常以此自豪,觉得自己的孩子很优秀,不是一般女性与之相配的,病人在家中连自己的袜子都是母亲帮着洗,当问其母亲对此事的想法时,其母亲觉得这是应该的。9(三)雷某,女,34岁,教师,已婚,因睡眠差
4、,情绪低落,兴趣下降,伴自杀观念和行为一年余入院,对于服用安定类药物很担心,担心因此造成药物依赖。诊断为抑郁症。通过六次心理治疗,了解到引发此次失眠的原因是其四姐要求把其二儿子放入病人家中,病人感到压力大,从病人的自述中得知,病人认为:母亲从小对其管教严格,一直不喜欢她,当雷某与母亲产生意见分歧时,自己必须服从母亲,否则母亲会为一件事情一直哭闹,直至病人同意其意见。从小到大只要她与四姐产生矛盾,都是她的错误。虽然为母亲做了很多,但不知母亲为何不喜欢她。感到病人与母亲的关系不融洽,很少沟通,母亲为了家庭的稳定,用一种传统的认知方式,压制
5、着雷某。使病人形成一种内向敏感的性格特征,习惯用一种绝对化消极的方式看待问题,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重点在于改变病人的认知方式,并且学会用语言与家人进行沟通。(四)刘某,女,32岁,未婚,初步诊断为抑郁症。根据病人自述,了解到病人在家中与父母交流甚少,父母对病人从小要求严格,病人在二十六七岁的时候,当于父母意见不合时,父亲还会采取打骂的方式进行教育,刘某感受不到父母对于她的爱,认为自己是不被父母喜欢的人。(五)张某,29岁,女,未婚,急性精神障碍。在与病人接触中,了解到病人与母亲关系不和谐,认为母亲过多地干涉自己的生活。比如,在服饰搭配方
6、面,母亲会按照自己的审美观来要求自己的女儿穿什么,家中的物品也要按照母亲的要求进行摆放,对于这些生活中的小事件,病人没有办法与母亲交流。二、不良教养方式的影响从上面的案例中不难看出,父母的不良教养方式与子女产生神经症、情绪障碍和精神障碍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在进行心理治疗中发现,以下几种教养方式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一)溺爱型父母9案例二中的这类父母对孩子充满了爱与期望,更多的关注子女的智力发展和学业成绩,以子女优异的学业为自豪。为了子女免受外界干扰,提供无微不至的帮助和保护,但对孩子的人际关系能力、自理能力等社会化要求过少,甚至剥夺子女
7、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正常的心理社会发展任务,长期生活在这种家庭中,子女很难真正长大成熟,往往依赖性较强而独立性较差,任性、自我中心、人际交往差,在处理事情时缺乏恒心和毅力。而案例一中的廖某虽然已经意识到父母对自己的溺爱并且想进行反抗,但是总是以失败告终,久而久之,会引发子女的逆反心理,子女则会以撒谎等方式继续扮演“好孩子”的形象,不利于子女与父母的有效沟通。(二)冷漠型父母像案例三中的雷某从小缺少父母关爱,提出的要求,总是被父母以各种理由拒绝,犯了错误,更多的是父母的训斥、埋怨,甚至讽刺和挖苦。这些生活经历让病人从小产生了强烈的挫折感,在
8、父母面前丧失了自尊,产生了无价值感,无能力感,也就是一种强烈的自卑感。这种自卑感就像缺乏信任感和安全感一样,伴随着雷某的成长,在她与别人相处时,没有勇气去要求平等,无意中夸大自己的无能,缩小自己的优势,当自己的利益受到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