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6—1明清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闯关训练新人教版

高考历史6—1明清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闯关训练新人教版

ID:10142222

大小:198.7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6-11

高考历史6—1明清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闯关训练新人教版_第1页
高考历史6—1明清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闯关训练新人教版_第2页
高考历史6—1明清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闯关训练新人教版_第3页
高考历史6—1明清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闯关训练新人教版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6—1明清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闯关训练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闯关式训练板块基础过关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明太祖废行省、设三司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通过分散地方权力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是封建君主专制强化的一种表现C.有利于协调边境地区的军事防御D.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势力的形成答案:C解析:这种做法分散了地方的权力,不利于协调边境地区的军事防御。2.(天津高考文综)朱元璋为加强对军队的控制,设五军都督府和兵部相互制约。对五军都督府职权表述正确的是(  )A.五军都督府掌京师军权,兵部掌地方军权B.五军都督府掌地方军权,兵部掌京师军权C.五军都督府有统兵之权,无调兵之权D.五军都督府有调兵之权,无统

2、兵之权答案:C解析:明朝为了加强君权,在军事上将大都督府分为五军都督府,只负责军队的管理和训练,无调兵权;兵部有调兵权,但无统兵权。两者之间相互制约。每逢战事,由皇帝亲自任命军事统帅,兵部发出调令,都督府长官奉命出征,这样军权最终掌握在皇帝一人手中。3.明初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中,与后来宦官专权有直接关系的是(  )A.废除丞相      B.设立厂卫特务机构C.八股取士D.地方设三司答案:B解析:明朝统治者建立厂卫等特务机构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对臣民的监视和控制。锦衣卫、东厂和西厂等特务机构由皇帝直接控制,但由宦官统治,这就直接导致了后来的宦官专权。4.宋太祖和

3、明太祖采取的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中最为相似的是(  )A.设置特务机构,由皇帝直接控制B.改变和分散地方机构及权力C.废除原来全国的行政区划D.解除统兵大将的兵权答案:B解析:A、C、D三项都是明太祖实行的措施。5.中央集权制度在封建社会后期(明清时期)消极因素逐渐增大,主要在于(  )A.激化了阶级矛盾B.出现了宦官专权的局面C.统治阶级集团内部争夺激烈D.严重阻碍了新的生产力的发展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作用的理解。6.明太祖时,曾镌铁牌于宫门:“内臣(宦官)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然而,正是明朝,宦官

4、专权曾几度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其直接原因是(  )①皇帝昏聩腐败,少问政事 ②宦官利欲熏心,权力膨胀 ③朝臣阿谀奉承,治国无方 ④藩王势力太大,亟须监察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答案:A解析:宦官专权实际上是专制皇权的异化,没有专制皇权绝不可能有宦官专权。因此,皇帝昏聩腐败,少问政事,势必造成宦官权力膨胀。朝臣不论治国有方还是无方,都不可能造成专制权力的转移;藩王势力在明代曾一度强大,但与宦官专权登峰造极两者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所以含有③或④的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7.洪武十一年,会稽郡守卫某贪赃枉法,不问政事,明太祖决定对他进行调查处理

5、。你认为当时对其处理可能要通过(  )①锦衣卫 ②刑部 ③按察使司 ④通判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答案:A解析:明朝的通判是皇帝派往地方的一级官员,他的主要任务是负责监督知州,不负责司法。综合提升二、材料解析题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唐太宗对大臣说)中书、门下,机要之司,擢才而居,委任实重。诏敕如有不稳便,皆须执论。——《贞观政要》材料二:(明太祖说)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一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宰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此处谓不相上下,相互抗衡,不敢相压,事皆朝廷

6、总之,所以稳当。——《明史纪事本末》请回答:(1)唐太宗时,中书、门下的职责与地位怎样?据材料一,说明唐太宗对它们的要求。(2)材料二的基本观点是什么?以唐朝中后期的史实为例,评议朱元璋的上述观点。(3)比较材料一、二,指出唐太宗与明太祖的相同目的,以及他们的不同做法与各自的社会背景。(4)专制集权不断加强有什么作用?答案:(1)中书省是决策机构,负责草拟与颁发皇帝的诏令;门下省是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中书省、门下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唐太宗鼓励大臣直言;旨意不当,中书、门下应提出自己的看法。说明唐太宗时期政治比较清明,这是贞观之治的特点

7、之一;唐太宗敢于纳谏,知人善任。(2)明太祖认为,秦、汉、唐、宋设宰相,是其灭亡、政治紊乱的重要原因;明朝废丞相制度能维护社会安定。唐玄宗任用李林甫、杨国忠为相,政治腐朽,但这并不是丞相制度造成的,专权乱政的根本原因是皇权至上的封建政治制度。朱元璋的上述言论只是为加强专制制度寻求理论依据。(3)相同目的:维护与加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唐太宗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划分三省职权,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当时中国封建社会处于繁盛时期。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当时中国封建社会已逐渐由盛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