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新教材必修三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高一新教材必修三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ID:10106659

大小:67.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5-25

高一新教材必修三第四单元教学设计_第1页
高一新教材必修三第四单元教学设计_第2页
高一新教材必修三第四单元教学设计_第3页
高一新教材必修三第四单元教学设计_第4页
高一新教材必修三第四单元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一新教材必修三第四单元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一新教材必修三第四单元教学设计执信中学董俊/广州市第16中学刘虹一、单元教学目的:第四单元是古代诗歌的学习,这是学生第二次接触古代诗歌。在必修一第四单元中,学生已经学会从诗歌中体验情感,但还停留在粗线条大略感受上,必修三就要学会审美了。所以,这个单元所有的教学活动应该围绕这个教学目的去组织。二、单元教学重点及教学措施:欣赏古代诗歌的音韵美、语言美、意境美和情操美,这是第四单元的教学重点。因此,我们的教学的内容除了古代诗歌的基础知识之外还应该包括诗歌的内容情感的理解、意象意境的品味、艺术手法的鉴赏和语言风格的分析四个方面。教学活动主要

2、有朗读、吟诵、意境想象与描摹、分类制表和仿写对联诗歌等。三、单元教学资料(主要诗歌的内容情感、意象、手法和语言风格):山居秋暝反映了诗人过隐居生活的愿望明月、清泉、浣女、渔舟情景交融:明月松间照……莲动下渔舟。用典:王孙自可留。清新含蓄登高抒发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萧萧落木、滚滚长江等对仗:八句全对情景交融: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沉郁顿挫石头城寄托国运衰微的感慨山、潮、旧时月句句景语皆情语。拟人:潮打空城寂寞回。寄寓深远锦瑟是悼亡诗(略)起兴:锦瑟无端五十弦……用典:庄生晓梦迷蝴蝶。意境朦胧琵琶行叙述了琵琶女晚年

3、沦落的遭遇,也表达了诗人“谪居卧病”中的凄凉心境。互文:主人下马客在船。比喻:大弦嘈嘈如急雨……四弦一声如裂帛。对比:琵琶女年轻貌美和年长色衰。如泣如诉,凄楚动人侧面烘托:主人忘归客不发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江州司马青衫湿雨霖铃送别之词寒蝉、长亭、兰舟、杨柳岸、晓风、残月融情于景:杨柳岸,晓风残月(心残而月残)虚实结合铺叙:寒蝉凄切,骤雨初歇。念……楚天阔。婉约念奴娇赤壁怀古抒发对古代英雄的赞美和壮志难酬的感情。大江、故垒、江水、江月烘托虚实结合借代:樯橹灰飞烟灭豪迈洒脱永遇乐京口北顾亭怀古怀古抒怀舞榭歌台、斜阳草树,寻常巷

4、陌句句用典豪放悲壮《声声慢》李清照表现作者孤独凄苦的心境雁、黄花、梧桐、细雨借景抒情反问:独自怎生得黑?叠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哀婉清丽虞美人亡国之思小楼、明月、江水对比:雕栏玉砌犹在…朱颜改,比喻: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借景抒情凄楚忧愤《书愤》追求诗人早年抱负,抒发壮志未酬的感慨倒装句:中原北望气如山。用典:塞上长城空自许。自况(用典):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激昂悲壮扬州慢黍离之悲荠麦、废池乔木、二十四桥;桥边芍药对比: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乐景写哀:念桥边红药借代:自胡马窥江……清空悲凉四、单元教学安排:共12课时总起1课时,

5、介绍古代诗歌发展,格律知识,审美方法;14课2课时,15课1课时,16课2课时,17课2课时,18课19课共3课时。实践展示1课时,学生创作诗歌或对联交流活动。五、重点课文教学设计(部分)唐诗五首教学要求:1、了解我国诗歌的发展史,特别是近体诗的发展情况及体例。2、掌握诗人的精湛构思和独特风格。3、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教学重点:1、了解每首诗创造的时代背景,理解每首诗作者的思想感情。2、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及其表达效果。3、把握诗歌的景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教学难点:透过字面,把握作者含蓄隐

6、晦的情感。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了解近体诗的有关知识。2、学习《山居秋暝》,理解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创作风格教学过程一、导语中国是一个诗的国都。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诗歌,到了唐代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迎来了她的第一个高峰。诗人灿若星河,作品浩如烟海,风格异彩纷呈。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几首有代表性的经典作品,走进诗人的心灵世界,感受他们卓尔不群的艺术才情。二、背景知识了解:1、什么是近体诗;2、近体诗与古体诗的主要区别;3、近体诗的分类;4、王维与《山居秋暝》三、听录音朗读课文(略)四、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

7、读准节奏,划出本诗节奏。如: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五、整体把握课文内容诗的首联点题,交代时间、地点;颔联、颈联是诗的主体部分,写的是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同时寄托了诗人闲适的心情;末联出句是陪衬,对句“王孙自可留”是全诗主旨所在。六、品位鉴赏1、思考:诗人写了那些山居之景、山居之人?在景物的描写中体现诗人什么样的理想境界?(可适度展开)2、思考:诗中明明写有浣女渔舟,诗人怎下笔说是“空山”3、思考:如何理解“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一句?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七、课堂小结《山居秋暝》中,诗

8、人用生花妙笔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优美的风俗画:清幽的山景,淳厚的民风。这正是他理想的生活环境,他不忍离开,回到官场上那种纷纷扰扰的生活中去。表现了诗人热爱大自然,陶醉于闲适恬淡生活的情趣。八、课堂阅读王维的《鸟鸣涧》完成练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