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012849
大小:75.50 KB
页数:40页
时间:2018-05-20
《非常老师讲小孩如何学国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注:这是2011年5月份讲课的一个初稿,虽经很多的热心妈妈们的脱水处理,但水分太多,一下子也“干”不了。想说明的是,这只是一家之言,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有用的启发,而不是无益的争论。【之一】 最近新人来得多,大家也许是冲着两个方面来的:一是冲着作文来的,二是冲着国学来的。说实在话,这两个东西,是一个东西。如果非要做区分,只能说一个深,一个浅;一个是用,一个是体。作文是用,经典是体。作文是表现。经典是积累。作文是输出,经典是输入。这两个东西是一个东西。我们在适当的时候还要讲作文,讲作文也是为了把我们近一段学经
2、典的成果作一个小结。 看到新来的朋友很多,所以就老话重谈,讲“如何学经典”。 首先声明,这是一家之见,是以说理为主,具体的操作,大家自己去选择。不是强灌,是在说理,讲一些思路、体会。具体怎么去教孩子——还是那句话:如人饮水,冷暖自知。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这些一些思路、一些体会,算是一个参考。 要讲的第一个问题,是读经的三个阶段。个人认为,看孩子的不同情况,岁数大小以及领悟能力。读经典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读书认字。这一般多指学龄前到一、二年级这个阶段的孩子,重点在认字识词。所以这个时候孩子在诵读中,
3、家长要重点考察孩子的读字认字的准确性。对于孩子是不是理解经典中的意思,不必做过多的强求。有些家长常问:“经典里的意思,是不是要和孩子讲啊?”这个问题,想来就有了答案。要不要讲,关键看孩子在哪个阶段,如果字还不认识呢,那就以认字为主,不必讲什么经典的意思。我们这里讲的一、二年级,也只是一个参考,核心的标准还是孩子的认字、识字水平,如果孩子大体的字认识了,见过了不少的“猪”了,那就可以进入到下一个阶段。 二是断文释意。这一般是在三年级到六年级。随着孩子认字能力越来越高,识字量达到一定程度的水平后。这个时候的重点
4、,可以转换到对经典语言的解释上来。对于这一个阶段的孩子,讲孩子能理解的意思,让她把句子读顺是必要的。这一个阶段,就是我们平时上课讲的,扶上马,送一程。(我们讲什么叫经典的书?经典的书。就是可以读一辈子的书,而不是在马桶盖上读的书,在马桶盖上读的书,那是娱乐与消遣。)这个时间过了,就是第三个阶段。 三领悟境界。如果对经典的大致意思理解的差不多了,就可以把重点放在对经典的深意的领悟上 比如“欲速则不达”——句意是讲求快了,就达不到目的,有拔苗助长之意。很多人读到这个欲速则不达了,知道速度快了不好,但怎么才是好
5、呢,是不是停下来了呢?现实中,很多人在讲这句话,大都是不能着急,要停下来的意思。但这样理解还是不到家,那么更深的解释是什么呢?是坚持,是恒心。要讲耕耘,不求收获,一步一个脚印。 说一个实例,前不久,就是年前左右,我们在群里讲《孟子》有一位朋友就让孩子跟着学,一天半个小时,把孩子搞的除了恨孟子之外还恨我,恨我为什么要讲孟子!我跟这位妈妈讲,一天十分钟、五分钟就行,结果妈妈听话,回头照做,每天十分钟,孩子学得轻松,每天听孟子听得哈哈大笑,不时还要让妈妈多讲一点。大约用了两个月左右的时候,自己都吓了一跳,为什么?
6、因为打印出来的讲义就一百多页,全讲完了。讲这个意思,就是领悟这个学习的过程,它是一个持久的过程,每天十分钟、五分钟,都可以,重要的是坚持。说得务实一点,现在国学热,大家头脑不能热,不能把国学当饭吃。看到大家去抢盐,我们也跟着抢,这是头脑过热。同样的,看到别人学国学,自己也头脑不清。 当然,这三个阶段,是一条主线,就具体的实践而言,这三个阶段是相互交差、互为补充的。不是整齐划一、一刀切下来的。作为妈妈,家长,我们的任务是俯下身、弯下腰,听孩子的声音,说孩子听得懂的话。【之二】 很多朋友问的第二个常见问题是:
7、“经典要不要背?”这个问题其实我们刚才已经回答了。我们有过这样的体会,很早背过的英文单词,现在都记不得了。背过了吗,记下了吗?背过了,也记下了,可是最终还是全忘了。 私认为,背不是过程,是结果。过程是什么呢?是多读、熟读、常读、长读。这个过程重视了,背住是不成问题的。如果一味强调让孩子背,孩子压力大,在短期内记下了,但时间一久还是会忘的。还是那句话:欲速则不达,重在恒心。每天如乌龟一样慢慢的爬,比小兔子刺溜一下子跑几百米更有效!我们读中学的时候,背过不少的课文?现在记得的、还能背出来的有几篇?差不多全丢了。
8、现在让孩子来走自己过去的老路,这是不是可以说叫穿新鞋走老路?是不是可以叫孩子穿小鞋还要走过去的泥泞路?所以,背不是重要的指标。重要的指标是什么?数量。读十遍就会背了,不如读一百遍还不会背。有一个常见的心态:说什么东西会背了,常常是把孩子当炫耀的题材。 第二个话题:读经典不是在学功夫,而是在练功夫。不是说背不重要,而是说,不要把这个结果看得很重要。孩子的记忆力、理解力各有差别,如果突出“背”字,有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