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遗传与育种doc - 湖北自考网

微生物遗传与育种doc - 湖北自考网

ID:9997652

大小:146.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05-20

微生物遗传与育种doc - 湖北自考网_第1页
微生物遗传与育种doc - 湖北自考网_第2页
微生物遗传与育种doc - 湖北自考网_第3页
微生物遗传与育种doc - 湖北自考网_第4页
微生物遗传与育种doc - 湖北自考网_第5页
资源描述:

《微生物遗传与育种doc - 湖北自考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课程名称:微生物遗传与育种课程代码:06709(理论)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与特点微生物遗传学是当今分子生物学研究中最重要的一个分支学科,它是在经典遗传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同时它又为分子遗传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由于微生物遗传学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以及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微生物遗传学对生物工程,生物技术和遗传工程技术的建立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其研究的理论和操作方法为改良品种、定向育种、改造生物环境以及治疗人类疾病等重大生命科学的研究和运用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微生物遗传与育种》作为微生物学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既可以作为生物工程专业,

2、食品工程专业、生物技术专业、食用菌专业等的专业基础课,也作为其他相关专业的选修课程。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本课程主要以微生物作为遗传研究的对象,根据微生物的遗传体制来阐明生物遗传的基本原理和规律。根据这一目的,要求学生首先要有较强的微生物学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同时,还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生物化学、普通遗传学、以及微生物生理学等学科的相关基础知识。课程内容主要通过对一些经典实例的阐述来验证某一理论的正确性。或者通过对一些遗传现象的发现进行分析,推论而最终得出某一结论。使学生通过对这些实例的理解去学习和掌握书本中的理论知识。再通过配套的课程实验,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微生物遗传学的实验手段。

3、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要想学好《微生物遗传与育种》这门课,首先必须学好微生物学,因为微生物遗传学是以微生物作为研究的对象,所以必须把微生物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等搞清楚。微生物遗传学是在研究对象上区别于经典遗传学的一门分支学科,但它们的着眼点是一致的,都是为了阐明生物遗传的基本规律。因此,《微生物遗传与育种》的先行课程是:微生物学和微生物学技术,普通遗传学、微生物生理学,生物化学等相关课程。在本课程学完后,还可以继续学习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等后续课程,因为分子遗传学它是在研究水平上区别于微生物遗传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微生物遗传学可以说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第二部分考核

4、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微生物遗传的物质基础一、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不属于重点内容,只属一般掌握范畴。通过学习使学生对以前学过的遗传学、生物化学等课程的基本知识有所回忆,使学生理解原核微生物和真核微生物遗传体制、基因结构的异同,了解原核微生物和真核微生物染色体的复制机制。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证明遗传物质是DNA的经典实验以及DNA的结构和复制(重点)识记:1.波动实验的原理和结论。2.细菌抗药性突变的验证实验。3.微生物作为遗传学材料的特点和优越性。4.遗传物质的特性。5.何谓中心法则?何谓半保留复制?它是如何被实验证实的?理解:1.DnaA、DnaB在染色体复制过程中有何功

5、能?2.证明遗传物质的三个经典试验(细菌的转化实验、噬菌体感染实验、烟草花叶病毒的重建实验)的原理和结论。(二)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染色体及其复制(次重点掌握)识记:1.解释:遗传物质、复制起点(ori)、复制子、自主复制序列(ARS)、核小体2.环状DNA复制的主要方式:θ环复制、滚环复制、D环复制(线粒体DNA)3.核小体是由DNA和哪几种蛋白组成?这些蛋白有何特点?4.真核细胞周期的划分和功能。5.真核生物染色体复制特点。6.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复制子存在形式有何不同?(三)基因结构和基因组微生物基因和基因组(一般)识记:1.解释:基因、开放读码框(ORF)、启动子、终止子、

6、重叠基因、基因组、转录单元、操纵子、基因家族、基因簇2.E.coli终止子有何结构特点?与终止密码有何不同?理解:1.原核和真核生物启动子各自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第二章基因突变和损伤DNA的修复一、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内容属于该课程的重点部分,通过学习、要求学生必须掌握以下内容,为诱变育种打好基础。1.基因突变的规律、分子机理;2.不同诱变剂的作用机制;3.DNA损伤修复机制;4.突变体的形成过程和影响因素。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不同类型诱变因素的作用机制,DNA修复不同的途径和机制。(重点)识记:1.解释:自发突变、诱发突变、突变率、碱基类似物、分子互变异构、环出效应、烷化

7、剂、化学诱变因素、物理诱变因素、生物诱变因素、电离幅射、非电离幅射、光修复、切补修复、错配修复、重组修复、SOS修复2.何谓诱发突变?诱变剂有哪些种类?3.简单说明羟胺(属化学诱变因素)诱变的专一性特征是什么?4.吖啶类药物引起什么突变?这一类诱变的代表性药物有哪些?5.通常利用的物理诱变因素包括哪些?哪些属于电磁幅射?哪些属于粒子幅射?6.什么是光修复作用?它们的修复过程是怎样的?7.什么是错配修复作用?它们的修复过程是怎样的?8.什么是切除修复作用?它们的修复过程是怎样的?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