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传染性胸膜肺炎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

ID:9997582

大小:45.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5-20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_第1页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_第2页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_第3页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_第4页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_第5页
资源描述: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摘要:胸膜肺炎是目前猪群高发的传染病,严重影响猪群健康,该病现已上升为规模猪场五大危害严重的传染病之一。本文就当地此病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诊断方法作一详尽论述,特别对有效的防治办法做了全面总结。以供养殖界朋友飨用交流。猪传染性胸膜肺炎(PCP)是由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引起猪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常由于造成急性出血性纤维素肺炎导致猪的呼吸衰竭而死亡,是猪呼吸道疾病综合(PRDC)症最严重、最主要的疾病,是目前影响养猪发展的五大传染病之一。常继发于感冒或应激之后,发病快,传播快,死

2、亡率高。天气变化,季节交替易导致本病的发生和流行。本病属一种世界性疾病,我国自1987年证实有本病存在以来,逐年呈上升流行趋势,严重影响猪群的健康。我国由蓝耳病、猪瘟、圆环病毒、伪狂犬等病引起高热综合症时,常见有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感染使病情复杂、治疗困难、死亡率增加。我省属传染性胸膜肺炎高发区,常对规模猪场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从近年防制的情况来看,我们已确诊本病在关中、汉中、陕北及周边省份存在与流行状况。初步摸清了该病的发病规律及有效的防治对策。为防止此病的发生及危害,保证养猪业健康发展,所以应引起养猪界高度重视,采取有

3、力措施,控制本病的发生。一、病原及特性1、引起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病原是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该菌属巴氏杆菌科放线菌属的一种革兰氏阴性球杆菌。有的呈纤细杆状或丝状,表现为多形态性,两极染色性强,有荚膜,有菌毛,无芽孢。2、根据其特性可将该菌分为二个大的生物型即Ⅰ型和Ⅱ型及15个血清型。其中生物Ⅰ型(急性出血性毒力较强)包括1、2、3、4、5、6、7、8、9、10、、11、12、15共13个血清型;生物Ⅱ型(慢性坏死性毒力较弱)包括13、14共两个血清型。我国流行的主要血清型1、2、3、4、5、7、10型。我省流行的

4、血清型主要为3、7型,毗邻甘肃为2、3、7型,河南、湖北为3、7、10型。63、我们应该了解的是一个地区可能存在数个血清型,就是一个发病猪场也可能同时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血清型,防治时应特别注意。4、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对外界抵抗力不强,不耐干燥和高温,60℃半小时可灭活,4℃只可存活7-10天。百毒杀、戊二醛、二氯异氰尿酸钠、复合酚等消毒剂都对此菌敏感。实践中该菌对头孢类、氟喹诺酮类、替米考星和氟苯尼考较敏感。二、流行特点1、传染源:发病猪及隐性感染的带菌猪是主要传染源。特别是亚临床感染的母猪,不但可贮存病原,而且不时向

5、外排毒,是非常重要而易被忽视的传染源。2、传播途径:呼吸道、消化道。3、传播方式:直接接触、间接接触。4、易感动物:猪最易感。各种年龄猪,特别是断奶至4月龄的猪较易感,3月龄左右发病最高。5、发病率及死亡率:发病高的可达80-100%,死亡率可达50%。6、发病季节:气候多变的寒冷季节,3-5月及11月至次年2月居多。7、诱因:气温突变,转群,引种混群,潮湿,饲养密度大,通风不良等应激因素存在时易引发此病。三、临床症状1、最急性型发病急,死亡快,有部分猪未出现任何临床症状而突然死亡。多数病猪体温升高41-42℃,精神

6、沉郁,不食,有短期呕吐腹泻,开始由于呼吸道症状不明显而易被误诊,稍后即可见到皮肤发红,出现咳嗽喘气,呼吸困难,腹式呼吸明显,群众反映为“搧的厉害”,严重的呈犬坐姿势。这时耳、鼻、眼、后驱、四肢下端皮肤发绀,即呈青紫色,死前口、鼻有泡沫,有的带血。2、急性型病猪体温升高40.5-41℃,精神不振,厌食躺卧,皮肤充血发红,呼吸困难、咳嗽、腹部搧动明显,严重张口呼吸,耳鼻发青紫6等心衰症状较明显。有些病猪口鼻有出血性泡沫,病程2-4天,此型最多见。3、亚急性型及慢性型多由急性型转来或急性型后出现,体温升高至40-41℃,不

7、食或少食,精神沉郁,躺卧,皮肤发红,间歇咳嗽,呼吸困难,快而浅,喘气,腹部起伏明显是其突出症状。如有支原体、巴氏杆菌混感时可使病情加重,死亡率增加。若单纯慢性虽不死亡但少食,生长缓慢,被毛无光,消瘦,贫血,变成僵猪而失去经济价值。四、病理变化1、喉头、气管、支气管充满泡沫样血性分泌物。2、肺充血、出血;间质水肿或淡红色胶样液体。常见两侧心叶、尖叶、膈叶一部分或全部呈紫红色,坚实,病变区轮廓明显,病程稍长,肺出现干酪样病灶或脓肿空洞,表现大小不等的坏死结节。3、胸腔有多量淡红色渗出液,内含纤维素状渗出液。4、亚急性型、

8、慢性型出现肺与胸壁、心包粘连。五、诊断1、临床特征体温升高,呼吸困难,喘气,咳嗽,耳鼻青紫。2、流行特征气候变化,应激,3月龄易发。3、病理特征喉、气管、支气管红色泡沫,肺炎部分紫红,间质增宽,胸腔渗出液增多,病程稍长胸肺粘连。4实验室镜检1)直接涂片镜检发现革兰氏阴性两极染色小球杆菌。2)病原分离鉴定可确定病原。3)血清学a)PCR确定病性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