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咨询、主体意见的回复2012.3.13

对咨询、主体意见的回复2012.3.13

ID:9995978

大小:4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5-20

对咨询、主体意见的回复2012.3.13_第1页
对咨询、主体意见的回复2012.3.13_第2页
对咨询、主体意见的回复2012.3.13_第3页
对咨询、主体意见的回复2012.3.13_第4页
对咨询、主体意见的回复2012.3.13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咨询、主体意见的回复2012.3.1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对咨询意见的回复1.对报告参数的选用,综合了相邻工点的试验结果,并进行了统计分析与应用。2.已在平面图中标识出地貌单元分界线。3.在初勘阶段,渗透系数的值,按总体要求也需要给出勘察单位的建议数值。4.盾构区间隧道涌水量按总体建议的达西公式计算。5.核查后,本标段在初勘阶段去掉了液化场地的分布,无液化。详勘阶段重点核查后是否确实存在局部液化。对于基坑降水的措施建议,在相关章节叙述中作了补充。6.剖面图上已标注结构轮廓线及可挖性分级。7.对于区间,存在盾构接收井,施工时采用明挖法,也将形成基坑,存在基坑支护的问题,故在区间报告中有基坑支护方面的说明。8.地质年代的标注是按总体要求进行划分的

2、。9.已完善签字及盖章。10.正式出版编码统一,不出现手写。对总体审查人蒋军军意见的回复1.已补充工作任务依据,并核查修改了线路概况的叙述。2.在报告3.2节表3.2中列出了主要勘探点的数量、编号及深度。3.对试验数值重新进行了核查与剔除,重新进行了统计,并根据统计结果对参数值进行了修正。4.勘察单位无法给出具体建议。5.对填土的参数建议值进行了调整;静止侧压力系数重新进行了核对。6.对盾构区间的隧道涌水量采用了达西公式计算了掌子面的涌水量。7.本标段的场地环境类型,按最终总体确定意见按Ⅰ类考虑。8.重新核查饱和砂层的标贯试验后,重新进行了液化判定,场地内无液化。详勘重点核查。9.对波

3、速试验数据核查后,重新按《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对区间及车站场地的类别进行了确定。区间为Ⅱ类,车站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凤城九路车站、凤城十二路车站为Ⅱ类;尚新路车站为Ⅲ类。10.报告在16章节补充了下一阶段的工作建议。11.区间引用了车站相邻孔位,车站主要引用了区间试验参数值。在平面图上已补充引用钻孔。12.已对基坑降水中,降水井的成井工艺、成井方法及注意事项进行了补充。13.已在纵、横断面图上补充了隧道围岩分级、施工工法。14.按层进行了工程地质条件的评价。15.根据区间隧道结构的埋深情况,在详勘阶段增加盾构涉及土层的黏粒含量试验。16.已去掉塑性指数%号。

4、17.已重新核查,剔除异常并进行了统计分析。18.已将“电阻率”改为“视电阻率”。19.已补充了动探试验成果汇总表。20.在详勘阶段及水文试验时补充水质分析试验。21.已根据本工点涉及的工程地质问题重新进行了编制。22.已在3.2节补充了静探、探井的布置情况。23.已按“根据地裂缝专项勘察结果”,说明场地地裂缝的有无情况。24.已根据试验结果,给出了每一地层状态的确定值。25.补充完善了砂层的密实度。26.已根据本场地填土的性状,调整了其剪切参数。27.本次初勘工作量较小,试验数据较少;建议值的取值是根据试验结果、参考地区经验,并协调相邻工点综合给出的,并不完全根据试验结果。28.在报

5、告相关章节已补充。29.对砂层的标贯击数重新进行了核查,分析异常原因,剔除了不当数据后,再进行了统计应用。30.在总体的统一安排下进行。31.已按《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相关条文规定及总体的统一规定,重新进行了场地湿陷性的评价。32.本标段湿陷性土层分布较薄,且分布在近地表出,在报告中根据湿陷性试验结果作了明确说明。33.已对波速测试结果重新核查,根据核查后的数据重新判定了场地类别。34.钻孔CZ10-012、CZ10-015揭露有砾砂,核查钻探记录及试验结果后,确实存在。结构轮廓线已在断面上补充表明。35在断面图上已标明地下水稳定水位的高程及测试日期。3

6、6.对渭河漫滩段2-5-1中砂、2-5-2中砂的划分,主要是与本工程11标段实行对接而划分的。37.按区间剖面图水平比例1:1000、垂直1:200出图;车站剖面图水平比例1:200、垂直1:200出图。对总体审查人王典意见的回复1.已补充扉页。2.在报告“2.2勘察要求及勘察等级”中补充了岩土工程勘察分级。3.在报告第三章、表3.2中,补充了勘察布置的主要工作量。4.在第四章补充了“4.1.1场地地貌图”、“4.1.2场地区域地质图”,可以明确显示标段勘察场地地理位置。5.在报告第五章已补充。6.表7.3.3已补充变形模量及地基承载力基本值。7.已对视电阻率测试实测值进行了统计,在报

7、告中给出。8.按专题研究报告叙述。9.已对表7.4.3中侧压力系数与泊松比按K0=v/(1-v)进行了复核修改。10.已对表7.4.4进行了完善补充。11.隧道围岩只设计隧道周围的地层性状,但区间还有其他附属工程,涉及其他地层,故给出钻探揭露的所有地层的围岩分级。12.对于砂土剪切值,采用统计结果平均值、标准值及经验值。13.地下水位与隧道结构埋深的关系,可依据剖面图、标高等看出。已对部分砂层分层渗透系数值进行了调整,综合渗透系数取值可用。隧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