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卫生学(整理)

环境卫生学(整理)

ID:9967854

大小:68.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5-17

环境卫生学(整理)_第1页
环境卫生学(整理)_第2页
环境卫生学(整理)_第3页
环境卫生学(整理)_第4页
环境卫生学(整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环境卫生学(整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原生环境:天然形成的未受人为活动影响的自然环境2、一次污染物:污染源直接排出的化学性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其理化性状保持不变。3、二次污染物:一次污染物进入环境后,由于物理、化学和生物学作用,或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产生与原来污染物理化性状完全不同的新污染物。4、接触生物标志物:体内可测到的外来物及其代谢产物,或外来物与靶分子的结合产物。5、效应生物标志物:体内可测定的由外来物引起的生理、生化等改变。6、易感性生物标志物:机体对某环境因子反应能力的先天性或获得性缺陷指标。7、生物放大作用:污染物随着食

2、物链的逐级传递而使高位营养级生物体内污染物浓度增高。8、温室效应:大气中的某些气体如CO2等能吸收地表发射的热辐射,使大气增温的作用称为温室效应。温室气体主要有CO2、CH4、N2O、氯氟烃(CFCs)。9、hormesis效应:某些物质低剂量对机体有刺激(有益)作用,高剂量则有抑制作用。10、环境污染:污染物进入环境,如果其数量、浓度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以致环境质量恶化,影响人体健康。11、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具有类似激素作用,干扰内分泌功能的环境化学物。12、空气离子化---空气中气体分子形成带

3、电荷的阴阳离子的过程。13、烟波着陆点:有组织排放时,烟气自烟囱排出后,向下风侧逐渐扩散稀释,然后接触地面,接触地面的点被称为“烟波着陆点”一般认为有害气体的烟波着陆点是烟囱有效排出高度10-20倍颗粒物的着陆点更接近烟囱。14、烟囱的有效排出高度----烟囱高度加烟气上升高度一般认为,污染源下风侧的污染物最高浓度与烟波的有效高度的平方呈反比。即有效排出高度每增加一倍,烟波着陆点处断面污染物的浓度可降到原来的1/4。15、气温垂直递减率(r)----正常情况下,高度每上升100m,气温下降0.65℃

4、16、气温逆增(逆温)----一定条件下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的现象(r<0)17、干绝热垂直递减率(rd)大气中作垂直运动的空气团,由于外界压力的影响,发生自身温度的绝热变化,干空气团每上升100m,气团内温度下降0.986℃大气稳定度取决于r与rd的相对值和r的绝对值18、大气的自净:指大气中的污染物在物理、化学和生物学作用下,逐渐减少到无害程度或消失的过程,主要有3种方式:扩散和沉降、发生氧化综合反应、被植物吸附和吸收。19、煤烟型烟雾事件:主要由燃煤产生的大量污染物排入大气,在不良气象条件

5、下不能充分扩散所致。20、光化学型烟雾事件:由汽车尾气中的Nox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在日光紫外线的照射下,经一系列的光化学反应生成刺激性很强的浅蓝色烟雾,其主要成分是O3、醛类以及各种过氧酰基硝酸酯。21、酸雨:降水的pH值小于5.622、大气质量标准:为了保护人群健康和生态环境,对大气中有害物质以法律形式作出的限制规定以及实现这些限值所作的有关技术行为规范的规定。23、基准----通过科学研究得出某污染物的最大无作用浓度,是根据剂量-反应关系和一定的安全系数确定的,不考虑社会、经济、技术因素,不

6、具法律效力24、标准----国家对环境有害因素提出的限量要求,和实现这些要求所规定的相应技术法规。它以基准为主要依据,并考虑社会、经济、技术因素,由国家颁布,具法律效力两者的关系:基准—标准的科学依据;标准—基准内容的实际体现25、1小时平均浓度限值:任何1h内平均浓度的最高容许值。日平均浓度限值:任何1日内平均浓度的最高容许值。年平均浓度限值:任何1年日平均浓度的算术均值的最高容许值。26、溶解性固体----水样经过滤后,将滤液蒸干所得的残留物27、悬浮性固体----水中不能通过滤器的固体物干重2

7、8、总固体----水样在一定温度下蒸干后的残留物总量(总固体愈少,水愈清洁)29、溶解氧DO:指溶解在水中的氧含量,是评价水体有机物污染及自净程度的间接指标化学耗氧量COD:在一定条件下用强氧化剂如高锰酸钾、重铬酸钾等氧化水中有机物所消耗的氧量,可作为水体有机物污染的间接指标生物需氧量BOD:水中有机物在需氧微生物作用下分解所消耗的溶解氧量5日生化需氧量:20℃培养5日,1升水中减少的溶解氧量30、总有机碳TOC------水中全部有机物的含碳总量(mg/l)。评价水体有机需氧量污染程度的综合性指标

8、之一,但不能说明有机污染的性质。31、总有机需氧量TOD------1升水中可氧化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氧化所消耗氧的毫升数32、水体自净:受污染的水体,通过物理、化学、生物学作用,使污染物浓度逐渐降低,水质恢复到污染前的状态33、介水传染病:指通过饮水或接触受病原体污染的水,或食用被这种水污染的食物而传播的疾病,又称水性传染病。34、有效氯(availablechlorine)含氯化合物中具有杀菌作用的有效成分,或含氯化合物中氯的价数大于-1价的氯35、土壤中元素的背景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