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力学——材料力学复习

本科力学——材料力学复习

ID:9966611

大小:4.82 MB

页数:44页

时间:2018-05-17

本科力学——材料力学复习_第1页
本科力学——材料力学复习_第2页
本科力学——材料力学复习_第3页
本科力学——材料力学复习_第4页
本科力学——材料力学复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本科力学——材料力学复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材料力学部分第一部分选择题一、材料力学基础1.物体受力作用而发生变形,当外力去掉后又能恢复原来形状和尺寸的性质称为()A.弹性B.塑性C.刚性D.稳定性2.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材料力学主要研究各种材料的力学问题B.材料力学主要研究各种材料的力学性质C.材料力学主要研究杆件受力后变形与破坏的规律D.材料力学主要研究各种材料中力与材料的关系3.杆件的刚度是指()。A.杆件的软硬程度B.杆件的承载能力C.杆件对弯曲变形的抵抗能力D.杆件对弹性变形的抵抗能力4.衡量构件承载能力的主要因素是()A.轴向拉

2、伸或压缩B.扭转C.弯曲D.强度、刚度和稳定性5.各向同性假设认为,材料沿各个方向具有相同的()。A.应力B.变形C.位移D.力学性质二、轴向拉伸(一)实验相关1.低碳钢拉伸试件的应力-应变曲线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是()A.弹性变形阶段、塑性变形阶段、屈服阶段、断裂阶段B.弹性变形阶段、塑性变形阶段、强化阶段、颈缩阶段C.弹性变形阶段、屈服阶段、强化阶段、断裂阶段D.弹性变形阶段、屈服阶段、强化阶段、颈缩阶段2.塑性材料试件拉伸试验时,在强化阶段()。A.只发生弹性变形;B.只发生塑性变形;

3、C.只发生线弹性变形;D.弹性变形与塑性变形同时发生。3.低碳钢的拉伸过程中,()阶段的特点是应力几乎不变。A.弹性   B.屈服  C.强化  D.颈缩4.塑性材料经过冷作硬化后,材料的力学性能变化为()。A.屈服应力提高,弹性模量降低B.屈服应力提高,塑性降低C.屈服应力不变,弹性模量不变D.屈服应力不变,塑性不变5.工程中一般是以哪个指标来区分塑性材料和脆性材料的?()A.弹性模量B.强度极限C.比例极限D.延伸率6.虎克定律使用的条件是:()A.σ<σpB.σ>σpC.σ<σsD.σ>σs7.

4、没有明显屈服平台的塑性材料,其破坏应力取材料的()。A.比例极限B.名义屈服极限C.强度极限D.根据需要确定8.衡量材料塑性变形能力的指标是()。A.延伸率,截面收缩率B.弹性模量,泊松比C.延伸率,弹性模量D.弹性模量,截面收缩率8.比较脆性材料的抗拉、抗剪、抗压性能:()。A.抗拉性能抗剪性能抗压性能B.抗拉性能抗剪性能抗压性能C.抗拉性能抗剪性能抗压性能(二)轴力1.变截面杆如右图,设F1、F2、F3分别表示杆件中截面1-1、2-2、3-3上内力,则下列结论中哪些是正确的()。A.F1≠F2,F

5、2≠F3B.F1=F2,F2>F3C.F1=F2,F2=F3D.F1=F2,F2

6、B.C、3.设轴向拉伸杆横截面上的正应力为σ,则450斜截面上的正应力和剪应力()。A.分别为σ/2和σB.均为σC.分别为σ和σ/2D.均为σ/2(四)变形1.实心圆截面杆直径为D,受拉伸时的绝对变形为。仅当直径变为2D时,绝对变形为:()A.1mmB.1/2mmC.2mmD.1/4mm2.两个拉杆轴力相等,截面面积不相等,但是杆件材料相同,则以下结论正确的是()。A.变形相同,应力不同B.变形相同,应力不同C.变形不同,应力相同D.变形不同,应力不同3.两根拉杆的材料、横截面积和受力均相同,而一杆

7、的长度为另一杆长度的两倍。下面的答案哪个正确?()A.两杆的轴力、正应力、正应变和轴向变形都相同。B.两杆的轴力、正应力相同,而长杆的正应变和轴向变形较短杆的大。C.两杆的轴力、正应力和正应变都相同,而长杆的轴向变形较短杆的大。D.两杆的轴力相同,而长杆的正应力、正应变和轴向变形都较短杆的大。(五)强度条件1.σe、σp、σs、σb分别代表材料的弹性极限、比例极限、屈服极限和强度极限,许用应力[σ]=,对于低碳钢,极限应力σu应是()。A.σsB.σpC.σeD.σb2.在进行强度校核的过程中,许用应

8、力,对于塑性材料,是()A.B.C.D.3.在进行强度校核的过程中,许用应力,对于脆性材料,是()A.B.C.D.4.在进行强度校核的过程中,许用应力,对于灰铸铁,是()A.B.C.D.5.如下有关塑性材料许用应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许用应力等于比例极限除以安全系数B.许用应力等于屈服极限除以安全系数C.许用应力等于强度极限除以安全系数D.许用应力等于比例极限6.脆性材料的极限应力为()。A.弹性极限B.比例极限C.强度极限D.屈服极限三、剪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