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弱势群体生活实际状况

社会弱势群体生活实际状况

ID:9958488

大小:2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5-16

社会弱势群体生活实际状况_第1页
社会弱势群体生活实际状况_第2页
社会弱势群体生活实际状况_第3页
社会弱势群体生活实际状况_第4页
社会弱势群体生活实际状况_第5页
资源描述:

《社会弱势群体生活实际状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农村社会弱势群体实际生活状况的调查报告前言:参与者:主题:社会弱势群体实际生活状况时间:2012.1.12-—2012.1.18地点:安徽滁州定远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摘要:社会弱势群体是当前我国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尽管国家在缓解或保护弱势群体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情况和形势依然严峻,还需要我们采取进一步的措施缓解这一问题。一、社会弱势群体社会弱势群体是从社会学界定和使用的一个范畴。弱势群体成为国际通行的一个词汇,是在近几十年。国际社会工作和社会政策界对社会弱势群体有一个基本相同的定义,即认为社会弱势群体是由于某些障碍及

2、缺乏经济、政治和社会而在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的人群。社会弱势群体并非真正的群体,它只是同类处于不利地位的社会成员的集合。从群体的基本特征上来看,相对其他社会群体而言,社会弱势群体是一个在社会性资源分配上具有经济上的低收入性、生活质量的低层次性、政治上的低影响力和心理上的高度敏感性的特殊社会群体。当今社会,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都存在着一个由孤、老、病、残、幼、贫、困等组成的弱势群体,只是其规模和程度有所不同。社会学关于社会问题的研究、社会学的分支学科社会工作和社会福利的发展和普及,可以说是推动弱势群体概念成为社会科学主流话语之一的重要因素。2002年3月,朱镕基总

3、理在九届全国人大5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使用了“弱势群体”这个词,从而使得弱势群体成为一个非常流行的概念,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二、我国农村弱势群体现状  (一).经济贫困  我国农村社会性弱势群体的一个显著性特点是经济收入低,家庭生活困难。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农村弱势群体人均年收入在727元以下,人均月消费为60.58元。在他们的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中,食品支出为442.24元,占60.83%,衣着支出为65.38元,占8.99%,住房支出为118.91元,占16.36%,其他用于医疗、交通通讯、文化教育消费等支出为100.47元,占13.82%。从这些数字中可以

4、看出,他们用于食品开支人均每天只有1.2元,按照目前的物价水平推算,他们的生活水平是不可能达到温饱消费标准的,特别是用于文化教育支出所占的比例更少。在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善甚至还相当缺乏的情况下,这些农村贫困家庭经常是食不饱肚,衣不保暖,住房条件差,接受教育的机会少,面临者生存的困难。  (二)知识贫困  在我国农村弱势群体中,他们的贫困状况与其文化素质的高低呈显著的正相关。从“路径依赖”原理看,知识匮乏的社会个体,其人力资本更主要的是依赖自身的体力劳动能力;而知识富有的社会个体,其人力资本更主要的是依赖自身的智力劳动能力。国家统计局有关数据显示:在农村,具有中

5、专以上学历的劳动力贫困发生率7-8%,;而文盲劳动力的贫困发生率则达到21.3%。在我国农村弱势群体农户中,有27.1%的农户其家庭成员全部是文盲,而家庭成员有文盲的农户则高达80.7%。  (三)精神贫困  农村弱势群体由于长期生活在贫困之中,便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文化氛围--亚文化,这种亚文化通过弱势群体成员一套特定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来体现,他们往往甘于贫困、安于现状,或者精神苦闷,自暴自弃,有的人由于在物质上失去了追求较高水准的条件,转而追求精神领域的东西,甚至是宗教或迷信方面的东西,以便获得某种超脱和心理上的满足。这种亚文化会对周围的人,特别是穷人的后代发生

6、深刻的影响,使贫困得以维持和繁衍,甚至代代相传。 三、农村弱势群体形成的原因分析  农村弱势群体的形成,除了天灾人祸等不可抗拒的因素影响以外,还有以下几个重要原因:  (一)二元经济结构等体制的影响  二元经济结构是农村弱势群体自力更生、自我发展的重大障碍。在我国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条件下,产业链中比较效益最低的仍然是传统农业,农村弱势群体普遍以传统农业尤其使以效益趋于零的粮食种植业为主要收入来源,增加收入难度大。这种状况反过来又造成这些农民的资金短缺,劳动工具简陋,生产技术落后,产品质量低劣,经营管理水平不善等,从而很难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此外,现行的农业生产组织制度对

7、农村弱势群体也有许多不利,例如分散的家庭经营方式阻碍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产品价格波动大,农民收入不稳定;农业土地产权不清,土地流转困难,难以形成规模经营,不利于农业技术的推广利用,不能给农户带来更大收益等。  (二)教育不公平性的影响  知识贫困对农村弱势群体经济利益上的影响至深,也是弱势群体形成的深层原因之一。教育的不公平性是导致农村弱势群体知识贫困的一个重要因素。较长时间以来,我国的教育资源分配重点向城市倾斜,农村的教育经费、师资力量、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等出现严重的不足,办学条件差,教育质量低,加上弱势群体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