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用风险的成因及如何防范

企业信用风险的成因及如何防范

ID:9946306

大小:3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5-16

企业信用风险的成因及如何防范_第1页
企业信用风险的成因及如何防范_第2页
企业信用风险的成因及如何防范_第3页
企业信用风险的成因及如何防范_第4页
企业信用风险的成因及如何防范_第5页
资源描述:

《企业信用风险的成因及如何防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想学法律?找律师?请上http://hao.lawtime.cn企业信用风险的成因及如何防范  核心内容:随着全球范围内买方市场的形成和我国加入WTO,我国的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发展机遇与经营风险同比增长。这一切都使得企业信用风险日益严重:客户不履行合同;应收账款不能及时收回;大量的呆账、坏账损失;贸易和金融欺诈等种种现象层出不穷。面对这样的情形,中国企业必须认真分析原因,立即采取有力措施,做好信用风险的管理与防范。接下来就由法律快车详细为您介绍企业信用风险的成因及如何防范。  一、企业信用

2、风险的现状及其原因  在中国,自90年代出现大量的赊销开始,至今已有10年有余,却仍未能形成真正的商业信用环境,相反,现实情况是人们正直面信用危机。  近日,国务院法制办法制司司长青锋指出,目前在我国经济活动中,竟有50%的经济合同带有欺诈性。这一可怕的数字说明了我国市场交易中的信用已到了严峻程度。除了恶意欺诈外,企业随意不履行合同、骗货、逃债行为以及三角债问题亦是屡见不鲜。在现代金融工具高度发达的今天,一些企业由于害怕对方的欺诈和违约,竟从现代交易向“以货易货”、“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等古老的交

3、易方式倒退。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企业信用今天这种局面呢?  从历史角度看,我国的企业信用问题是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恶果。在计划经济下,企业是用政府信用作支撑,企业倒了,还可以找政府。但转到市场经济后,实行政企分开,企业无法像以前一样依靠政府信用做后盾。于是,其间产生缺位,使企业间无从评估对方信用等级,寻找不到信用保障,从而造成了严重的信用风险问题。  从市场环境看,虽然一般情况下,企业喜欢用现金销售而非信用销售,但在竞争压力逐渐加剧的今天,进行信用销售,为客户暂时提供所需购买商品的资金(资金

4、垫支)——也就是进行应收账款投资,已成为绝大多数企业扩大销售的一项必不可少的有利武器。这就必然会相应地产生应收账款风险,给企业销售收入的收回带来不确定性,威胁企业的收益。  具体来说产生信用风险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客观上,我国信用经济水平低,商业信用不发达,全民信用意识不强。特别是赊销企业风险意识较弱,加之风险防范能力低,使许多本来可以通过法律程序追回的应收账款,变成一笔笔资金损失。有法律问题,上法律快车http://www.lawtime.cn/想学法律?找律师?请上http:/

5、/hao.lawtime.cn  (2)企业内部管理上,缺乏信用风险管理机制,信用风险管理权责不清。一方面,没有建立健全客户信用档案,没有完整的历史信用记录,从而使企业的信用管理缺乏根基。另一方面,未设立专门的客户信用管理部门,缺乏规避风险的自动预警及财产保全机制。现有的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相互脱节,相互推诿,造成信用资产管理不实、不清,导致不必要的损失。  (3)企业人员素质上,业务员素质不高,缺乏信用风险管理知识。例如:有些业务员急功近利,为获取销售提成,盲目赊销,对市场风险估计不足,上当受骗。

6、又有些业务员操作不规范,或者对客户的种种托词缺乏警觉,增加了信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还有极个别业务员与诈骗分子内外勾结,合谋诈骗。  (4)许多企业对客户付款期限缺少控制,导致客户任意拖延。目前我国的货款回收期普遍超过90天,而国际上一般在45天左右。  (5)信用保险推行和运用不力,企业收款安全缺乏保障。据统计,全球国际贸易量中有12%是由出口信用保险支持的,而我国经济发达的沿海开放地区,承保出口率仅达0。54%。  当然,造成企业信用风险现状的还有许多外部原因。如我国会计制度还存在漏洞,财务报表

7、缺乏真实性,审计工作进行有困难,使信息的真实性无从判断;资信调查机构渠道闭塞,未成气候,金融机构信息不畅等等,都给企业信用管理造成了很大的障碍。  二、企业信用风险的防范  防范信用风险,应在充分发挥企业销售信用政策优势的基础上,尽可能地降低应收账款投资成本,避免坏账损失。企业应建立销售前、销售中和销售后的信用评估机制、债权保障机制、账款管理和回收机制,形成一整套的信用管理体系,从而进行有效的信用风险管理。  (1)建立信用评估体系,强化客户管理。  “客户即市场,既是企业最大的财富来源,也是风险

8、的主要来源。”因此信用风险管理必须从对客户的信用管理开始,包括对客户进行信用评估和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规定信用标准、信用条件、信用额度。  (2)建立债权保障机制,确保销售过程规范操作,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律问题,上法律快车http://www.lawtime.cn/想学法律?找律师?请上http://hao.lawtime.cn  谈判时注意确定信用条件,包括给予信用的形式(如付款方式)、期限和金额。在谈判过程中从最初与客户协商到双方达成一致协议,应将各个方面都明确规定好。避免由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