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930155
大小:62.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05-16
《我国经济反“滞胀”的新思路与可行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我国经济反“滞胀”的新思路与可行对策内容提要:反“滞胀”[1]是个世界性难题,凯恩斯政策在治理“滞胀”时无效。后危机时期,中国经济的“滞胀”风险加大。为化解“滞胀”风险,本文提出一种新思路和可行对策,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分享经济制度,从调整微观经济机制入手,构建调节经济运行的“自动稳定器”,建立“标本兼治”的反"滞胀"长效机制。建议中央政府及时采纳这一新的改革方案。关键词:后危机时期滞胀社会主义分享经济微观运行机制谨慎考察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经济运行态势,可以看出世界经济体仍处于震荡之中,经济复苏基础不牢。表现在: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乏力,失业率居高难下;一些国家主权债务危机隐患仍未消除
2、;主要发达经济体进一步推行宽松货币政策,全球流动性大量增加,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和主要货币汇率加剧波动,新兴经济体资产泡沫和通胀压力加大;保护主义继续升温,国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大多数国家凸现出以高通胀、高失业、低增长乃至衰退为主要特征的“滞胀”风险加剧,中国也不例外。一、后危机时期中国经济必须高度警惕“滞胀”风险目前,与主要发达国家经济相比,中国的经济运行态势尚令人欣慰,按可比价格计算,2009年中国经济增长8.7%,完成了“保八”任务。2010年,中国经济增速为10.3%。但中国经济仍面临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面临“滞胀”风险。(一)通胀显著上行,风险加大从物价指数上看,从2009年3
3、月起,物价指数大幅攀升,大宗商品的市场价格同比上涨,其中食品价格上涨较快。2010全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3%,全年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5.5%,全年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上涨9.6%。值得注意的是,2010年1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超过5%,创两年多来新高。2010年12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4.6%、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5.9%、原材料和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上涨9.5%。根据商务部的食用农产品价格测算,2011年1月份食品价格上涨11.5%,比2010年12月提高2个百分点。受此影响,2011年1月的CPI较去年同期上涨4.9%,虽然2月份CPI同比
4、上涨仍为4.9%,但需要指出的是,2月份翘尾因素的影响却高达3.7个百分点。[2]通胀的压力仍然显露无遗。从目前看,食品价格的上涨仍是推动CPI上涨的主要动力。从动态来看,非食品价格已经连续5个月维持升势,今后非食品价格的上涨对CPI的推动值得关注。成本增加推动物价上涨,如果需求并未增加,高物价低需求必然导致滞胀。央行2011年1月发布的《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警示称,“流动性因素、结构性因素与通胀预期可能相互交织影响,将加剧今年的通货膨胀压力”。[3]同时,国际清算银行(BIS)最近也对新兴经济体日益显现的通胀压力提出警示,并指出“通胀威胁在新兴经济体呈现某种普遍性”、“食品
5、价格上涨是一大推手,…食品价格上涨的压力在新兴经济体表现得尤为明显,这些国家的通胀率也持续创出高点,如中国、巴西、印度等。”[4]温家宝总理(2011)也指出,“目前出现的通货膨胀其实是国际性的,由于某些国家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而造成汇率和大宗物资价格的大幅度波动”、“这不仅影响一个地方,就连欧洲也突破了2%。前几个月,世界粮价上涨15%,如果再加上西亚北非局势的影响,油价高企超过每桶100美元”、“另一方面,确实在我们国内也有因为劳动力成本提高,各种初级产品价格上涨而造成的结构性通货膨胀”。[5]目前,粮食等农产品价格上涨、劳动力与资源品价格上行、大宗商品价格飙升、国内流动性依
6、旧宽裕、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因素将推高通胀压力,中国经济发展趋势面临着通胀恶化风险。(二)宏观经济严重失衡,潜在的经济下滑风险加大长时期以来,中国的宏观经济严重失衡,主要表现在:1.经济增长动力结构失衡,即投资、消费和净出口的失衡。在过去的十几年中,中国的经济增长高度依赖投资和出口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而全球金融危机后,由于国际形势的恶化,出口需求迅速衰减,在有效消费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只好继续依赖政府的大规模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材料,2010年中国政府继续加大投资,全年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23.8%,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33.2%,但消费增长依然很弱。2010年
7、,投资、最终消费和净出口对GDP的贡献率依次为:54.7%、37.3%和8%,经济增长依然高度依赖投资拉动。2.经济高增长与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并存。目前,中国的经济高增长率是以牺牲巨大资源和环境代价换来的。2010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虽然同比增长10.3%,但付出的代价太高,其中工业增加值仅占26.5%,而73.5%都是消耗资源与产品的转移价值。而发达国家的工业增加值平均都在40%以上。这说明中国经济增长的粗放型格局没有改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依然艰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