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人版高一语文第一单元 开启智慧之门 单元测试题(讲评版)

鲁人版高一语文第一单元 开启智慧之门 单元测试题(讲评版)

ID:9929368

大小:88.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5-15

鲁人版高一语文第一单元 开启智慧之门  单元测试题(讲评版)_第1页
鲁人版高一语文第一单元 开启智慧之门  单元测试题(讲评版)_第2页
鲁人版高一语文第一单元 开启智慧之门  单元测试题(讲评版)_第3页
鲁人版高一语文第一单元 开启智慧之门  单元测试题(讲评版)_第4页
鲁人版高一语文第一单元 开启智慧之门  单元测试题(讲评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鲁人版高一语文第一单元 开启智慧之门 单元测试题(讲评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肥城六中语文单元测试必修一第一单元高一语文组20111008第一单元开启智慧之门单元测试题命题人:李文中武强审核人:王长宏一.基础知识(选择题每小题3分;第6题2分;第9题6分。共29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槁暴(pù)     蛟龙(jiāo)     跬步(kuǐ)B.骐骥(jì)       驽马(nú)      中绳(zhōng)C.经传(chuán)    句读(dòu)    苌弘(cháng)D.妒忌(dù)      禁锢(gù)     反省(shěng)2.下列加点词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①虽

2、有槁暴      (晒)                   ②輮以为轮     (使……弯曲)③吾尝跂而望矣  (抬起脚尖) →(抬起脚后跟)            ④而致千里     (送到)→到达⑤君子生非异也  (资质,秉赋)           ⑥非利足也     (走路)⑦筋骨之强      (强壮)                 ⑧而绝江河     (横断)→(横渡)⑨声非加疾也    (强,这里指声音宏大)   ⑩而闻者彰     (显著)→(清楚)A.①②⑤⑥⑦⑨    B.①②③④⑦⑨    C.①③⑤⑦⑨⑩    D.①⑤⑦⑧⑨⑩

3、3.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C.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D.箕畚运于渤海之尾4.下列加点熟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由于一些贫困山区没钱修路,所以那里的百姓至今还捧着金饭碗要饭。B.厄尔尼诺现象在世界各地造成的危害不一而足,令人防不胜防。C.他在会上扬言,谁反对他,就给谁吃小灶,不会让他有好日子过的。 D.虚拟人进入中国电视剧标志着我国电脑特技技术已达登峰造极的境界。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4、A.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日前提出,现阶段收入分配改革的重点是扩大中等收入人群(),形成“中部大,两头小”的新分配格局。 B.不但这里的蔬菜()新鲜并且价格低廉,如果你有足够的耐心,那你也不妨和商贩们讨价还价一番,往往你就能用令你满意的价格买到你想要的蔬菜。C.以往私有概念对人们是陌生和淡薄的,人们对私有财产的归属普遍缺乏安全感,现在《物权法》将给私有财产提供法律安全保障。D.园中院吸取我国石窟艺术和广州雕塑技艺的精华,融现代建筑技术与园林艺术为一体,把室内层楼变成了花草烂漫.泉涧轻流的岭南田园胜景。 二.课内阅读: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

5、非生(①)知之(②),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③)为惑(④ ),终不解(⑤ )。生(⑥)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⑦)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⑧)存,师之所存也。嗟乎!师道之不存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

6、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6.给文中空缺处选填恰当虚词(则其于也而之焉乎矣以哉所且者即10肥城六中语文单元测试必修一第一单元高一语文组20111008肥城六中语文单元测试必修一第一单元高一语文组20111008夫),按先后顺序写在下面横线上。。7.下列两组加点词的含义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  ①其为惑也,终不解

7、矣(疑难问题)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糊涂)    ③圣人之所以为圣(……的原因)    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用来……的)A.①与②的“惑”相同,  ③与④的“所以”不同。B.①与②的“惑”相同,  ③与④的“所以”也相同。C.①与②的“惑”不相同,③与④的“所以”也不同。D.①与②的“惑”不相同,③与④的“所以”相同。8.下面对这两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所提出的无论贵贱长幼,有道者皆可为师的择师标准打破了门第观念,很有积极意义。B.作者认为那些童子之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老师,只是“小学”而已。C.第二段作者接连

8、用了三个对比,层层深入,从不同侧面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D.作者对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