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浅谈初中数学新教材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

教育论文浅谈初中数学新教材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

ID:9908058

大小:2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15

教育论文浅谈初中数学新教材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_第1页
教育论文浅谈初中数学新教材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_第2页
教育论文浅谈初中数学新教材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_第3页
教育论文浅谈初中数学新教材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_第4页
资源描述:

《教育论文浅谈初中数学新教材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初中数学新教材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浅谈初中数学新教材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浅谈初中数学新教材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浅谈初中数学新教材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摘要]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重要前提。笔者根

2、据一年多的教学实践,介绍了情境教学的基本特征,情境创设的原则,及创设情境的几种方法和体会。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浅谈初中数学新教材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浅谈初中数学新教材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浅谈初中数学新教材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浅谈初中数学新教材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

3、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摘要]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重要前提。笔者根据一年多的教学实践,介绍了情境教学的基本特征,情境创设的原则,及创设情境的几种方法和体会。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    一、情境教学的基本特征    1.情境性。“情境”是探究教学的出发点和切入点。“情”就是将学生的兴趣、需要、态度、情感的培养纳入课堂教学。现实环境或模拟世界的创设,拉近知识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距离,使学生感到知识和客观世界、现实生活密切相关。  2.问题性。“问题”是探究的方向与

4、动力,是学生学习新知的源头所在,学生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建构新知,根据学习内容,创设学生熟悉或感兴趣,与学习新知紧密相关的情境,利于学生提取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3.启发性。作为数学情境的材料或活动,必须富有启发性,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发小学生广泛的联想和想象。  4.针对性。作为情境的材料或活动应针对学生的实际和教学内容的特点,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  5.趣味性。作为情境的材料或活动应尽量新颖有趣。对材料或活动产生直接兴趣,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二、情境创设的原则    1.启发诱导原则  在教学

5、中遵循启发诱导原则,主要是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的方法。教师要善于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用通俗形象、生动具体的事例,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对学生形成一种智力活动的刺激,从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发现问题,获取知识。  2.直观性原则  在教学中贯彻直观性原则,主要是为了使学生掌握知识能建立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书本知识。  3.及时反馈原则  教学过程是信息双向传递的过程,是在刺激反应和纠正反应中进行的,学生只有在不断的理解、纠正的循环认知中,才能牢固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教师根据学生反

6、馈的信息,创设情境,让学生参与讨论,在讨论中辩明正误,从而准确地掌握所学知识。  4.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最近目的是应用于实际,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应创设实际问题情境,帮助学生自觉地应用所学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境创设的方法    1.创设问题型情境  教师以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根据教材内容,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或悬念,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教学“有理数的乘方”时,除教科书上的问题情境外,还可创设更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有人说如果将一张纸裁

7、成两等份,把裁成的两张纸摞起来,再裁成两等份。如此重复下去,第43次后所有纸的高度便相当于地球到月球的距离。一张纸的厚度是0.006cm,地球到月球的距离约km,你相信这个人的说法吗?”学生觉得这个问题很悬,又好奇,很快就谈论开了。此时,教师指出这个问题需用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有理数的乘方”来解决。  应该注意的是,教师设计的问题情境,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力求从学生实际出发,从现实生活中选择学生所熟悉的、感兴趣的,或者具有悬念的生活素材,以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动力。  2.创设活动型情境  教师以学生动手操作、社会调查

8、、游戏、实验等作为教学出发点,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展开与折叠”时,教师课前布置学生带一把小剪刀和几张旧的挂历纸。上课时,教师首先让学生剪一剪、折一折,在活动中,认识棱柱的某些特征,了解圆柱、圆锥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