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文学论文从《西去列车的窗口》看“啊”的语流音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从《西去列车的窗口》看“啊”的语流音变从《西去列车的窗口》看“啊”的语流音变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从《西去列车的窗口》看“啊”的语流音变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从《西去列车的窗口》看“啊”的语流音变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贺敬之《西去列车的窗口》这首诗,以其深刻的主题,新颖的构思,奔放的情感,被誉为当代文学中闪着时代光辉的诗篇。四十五年来,
2、她脍炙人口,一直是诗坛上鼓舞人心的号角,诗歌朗诵的佳篇。这首126行、63节的诗,共用了49个“啊”,在朗读的时候怎样按着语流音变规律发出“啊”的不同读音,这不仅是这首诗规范朗读的关键,也对指导普通话训练具有一定意义。 所谓语流音变,高明凯、石安石的《语言学概论》里明确指出:说话时,语音并不是一个个孤立地发出,而是连续发出的,在这连续的语流中,一个音往往由于邻近音的影响,自己在语流中所处的地位的不同,或说话的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而发生一些变化,这种变化叫做语流音变。也就是说两个以上的音连着读称为语流。在语流中音节与音节、音素与音素、声调与声调互相影响等使得有些音节的发音情
3、况发生了变化,语言学中称这种变化为语流音变。语流音变在口语中有很多种类型,“啊”的音变在汉语普通话中就是特点比较鲜明的一种。 “啊”是一个表达语气情感的基本声音。它在现代汉语中做叹词和语气词使用,当它做叹词用在句前作为独立成分,朗读时仍读作“啊”(声调可根据不同情感而确定)。例如《西去列车的窗口》: 啊,大西北这个平静的夏夜 啊,西去列车这不平静的窗口 啊,祖国的万里江山 啊,革命的滚滚洪流 当“啊”作为语气词用在句尾,就会受其前面音节末尾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例如《西去列车的窗口》: ①西去列车这几个不能成眠的夜晚啊 我已经听了很久,看了很久,想了很久 ②
4、我不能,不能抑制我眼中的热泪啊 我怎能,怎能平息我激跳的心头 例①中的“啊”在“晚wan”的后面,受音节末尾音素“n”的影响便读成“哪na”,而例②中的“啊”是在“泪lei”的后边,受音节末尾音素“i”的影响,读成“呀ya”。 那么,“啊”作为表达语气的语气词,其音变的规律有哪些呢?根据语气词附着性的特点和口语表达中咬音扣字的要求,把“啊”在语流中的音变归纳为两类。首先是因“连音同化”而增音。也就是把前一音节末尾的音素作为声母或“头母”加在“a啊”前,这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 1、前面音节末尾音素是i、u的,变读为“ya”或写作“呀”。例如《西去列车的窗口》: ①
5、啊,大渡河的流水啊,流进了扬子江口 ②收回挥动的手臂啊,紧攀住老战士肩头 例①中的第二个“啊”前是“水shui”,这一音节的末尾音素是“i”,受其影响,“啊”便读成“ya呀”。例②中的“啊”在“臂bi”的后边,受其末尾音素影响,读成“ya呀”。而“u”音素后出现“啊”本应变成“ua”,但语气词“啊”是轻声,弱化后影响唇的圆度,所以,事实上也变成了“ya呀”,比如说“这任务真艰巨啊”时,“巨”后“啊”也就自然读成了“ya呀”。 2、当前面音节末尾音素是u时,“啊”就读成“wa”或写作“哇”。例如《西去列车的窗口》: ①以后,以后·……那南泥湾的镢头啊—— 开出了今天沙
6、漠上的第一块绿洲 ②我们有这样的新战友啊 是的,我们——能够 例①的“啊”在“头tou”的后面,受音节末尾音素的影响,这个“啊”就读成了“wa哇”。例②中的“啊”在音节“友you”的后面,受音素“u”的影响,也必须读成“wa哇”。另外,处在韵母“ao、iao”后的“啊”,受复韵母动程中舌位升高、拢唇等影响也变成“wa哇”。(事实上,ao、iao的实际音在收音时的高度为u,用国际音标标为[au]、[iau])。例如,《西去列车的窗口》: ①你可曾听到啊,在车厢里 仿佛响起井冈山拂晓攻击的怒吼 ②悄悄打开针线包啊,给新兵们缝缀衣扣 两个例句中的“啊”前面音节的韵母都
7、是“ao”,所以“啊”也读成“wa哇”。 3、前面音节末尾音素是n的,变读为“na”音或写作“哪”。例如《西去列车的窗口》: ①祖国的万里江山,万里江山啊 ②年轻人的心啊,怎么能够平静 ③他们啊,打从那里来 以上三句中的“啊”分别处在“山shan、心xin、们men”音节的后面,末尾音素都是“n”,所以一律读成“na哪”。 4、前一音节末尾音素如果是ng时,“啊”就变读为“nga”,仍写作“啊”。例如《西去列车的窗口》: ①接着讲吧,接着讲吧 那杆血染的红旗以后怎么样啊,以后 ②来,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