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及培养措施

在校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及培养措施

ID:9905757

大小:2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5-14

在校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及培养措施_第1页
在校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及培养措施_第2页
在校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及培养措施_第3页
在校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及培养措施_第4页
在校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及培养措施_第5页
资源描述:

《在校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及培养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在校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及培养措施○李晓蓉[摘要]一个国家的国民法律意识状况反映着一个社会法制的发展状况和发展水平,制约着一个国家民主化和法治化的进程。由于当前在校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而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不但对大学生自身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还对实现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影响深远,因此应采取多种措施培养和提高其法律意识。[关键词]法律意识;大学生;培养措施“法律意识是指人们对于社会中的法以及有关法律现象的观点和态度的总称。”[1]法律意识包含了人们各自的法律观点和法律情感,也包含了人们对法律知识的不同认知和对法律现象不同评判以及对法律的内容、功能、秩序、价值的

2、不同看法。从人们对法律现象认识的程度上划分,法律意识可以分为法律心理、法律思想体系和法律观念。本文拟就在校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培养和提高在校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意义以及如何培养和提高在校大学生法律意识谈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一、在校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一)大学生的整体法律知识缺乏,法律意识淡薄;一个人的法律意识常常是通过其掌握的法律知识的多少、是否具备运用法律知识的能力反映出来。法律知识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法的基本理论。第二部分是现行的法律。一般意义上的学法、懂法就是要求既要掌握法律的基本理论,还要知晓现行法律的主要规定。法律知识是法律意识的重要内容,是衡量法律意识

3、水平高低的重要依据。当前我国大学生整体的法律知识水平不高。虽然我国各高等院校在非法律专业都开设有《法律基础》这门必修的公共课程(从2006年开始该课程和思想品德修养合二为一,更名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但该课程学生学习的状态和结果都不令人满意,未能达到预期的目的。这主要是由于绝大部分学生只重视自己所学专业课,而对法律基础课不予以重视,上课不认真听,对法律概念、原理、原则不感兴趣,只是临到考试的时候突击应付考试;另一方面,法律课程只开设一学期共36课时,课时非常有限,不可能学到和拥有扎实的法律知识,这严重地制约了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提高。(二)大学生法律精神欠缺,法制观

4、念存在偏差法律精神与法律意识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所谓法律精神就是指公平和正义。从理论上讲,法律以维护公平和正义为己任,公平和正义也是法律的价值,法律是维护社会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依法治国”是以法治精神治国,公民法律意识的提高,其自身的法律精神是不可或缺的。而作为大学生应有依法办事的思想观念,不仅要遵纪守法,而且要监督法律的遵守和执行,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应尊重宪法和法律的权威,正确对待权利义务关系,在依法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履行义务。笔者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深感大学生法律精神的欠缺,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法律不认同,对法律持怀疑、不信任的态度,不相信公平

5、与正义法律精神。很显然法律精神的欠缺必然会导致大学生法制观念存在偏差,法制观念存在偏差必然导致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三)大学生的法律虚无主义思想严重,蔑视法律的作用法律虚无主义思想是漠视法的功能、抹杀法的意义,无视法的存在的一种法律意识。由于绝大多数大学生们很少接触社会,其心理状态还没成熟,往往只看到社会上存在的阴暗现象,这在主观上和客观上制约了大学生对法律的信仰,法律虚无主义思想严重,淡漠法律,甚至蔑视法律,其结果是一方面不能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利益;另一方面是不懂得对他人权利的尊重,缺乏应有的社会责任感,甚至扰乱社会秩序,以身试法。大学生自身的法律虚无主义思想是

6、导致大学生危害自身而且严重危害他人、危害社会的罪魁祸首。二、培养和提高在校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意义(一)培养和提高在校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可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大学生犯罪。(二)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是优化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法律素质是现代人必须有素质,也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没有较高的法律素质,就不可能适应社会的需要。(三)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对中国的法制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大学生只有系统地学好法律知识,了解依法治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才能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的建设中去,为维护国家的安定团结,促进中国的法制化进程做出贡献。三、培养和提高在校大学生法律意

7、识的措施(一)高校应营造“依法治校”的氛围各高等院校应切实做到“依法治校”。依法治校是依法治国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依法治国在高校的具体体现。目前我国拥有一系列的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学位条例》等,这些法律、法规的颁布和实施为学校的管理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然而学校是否真正作到了依法治校,学校教育管理中教师权益是否受到侵害,学生的权益是否得到了应有的维护仍然是目前高校教育管理中一个敏感的问题。事实上高校在进行教育教学以及教育管理的过程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