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905673
大小:33.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5-14
《小学数学练习课的设计和组织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学数学练习课的设计和组织策略今天,我们召开一个练习课教学研讨会,主要内容有研讨课、互动评课、练习课教学经验交流、教材及教学答疑,目的是搭建这样一种平台:一是学习平台,通过这次会议使大家对数学练习课从概念的内涵到外延有一个比较透彻的认识,达到比较到位地去把握;二是交流展示平台,通过这次会议能够把大家的研究成果展示出来;三是研讨平台,把大家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或疑惑进行深入地研究探讨,力争达成共识;四是促进成长的平台,通过这次会议,能对广大一线教师、骨干教师、数学教研组长、负责数学教学的教学负责人以及教研员起到一种促进作用,我们共同研究,共同成长。一、练习
2、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练习课到底应该怎样上?这个问题研究不但是给大家布置的,也是给我这个教研员布置的,一个多学期以来我在深入课堂听课中,就注意搜集这方面的信息。根据平时听课情况的反馈,发现我们部分老师对数学练习课的教学处理存在这样几种问题:(1)欠火候:注重了情景,忽视了知识的整理、建构和内化——缺乏知识的梳理指导、方法的提升,也就是缺乏思维价值内涵。如:一位教师执教的《用字母表示数》教学(略)(2)少佐料:重视了知识线索,但忽视了生活应用——缺乏生活问题的支撑,也就是缺少数学的应用价值。如:一位教师执教的《三角形的认识》一课(略)(3)菜品单调重复,提不
3、起胃口:就题论题,机械处理习题,在组织形式上单一,缺乏趣味性和活动的支撑。现象列举:(如看第1题,谁都做对,举手!好,第2题,答案与他一样的,举手!……)基本上是教师统治课堂,一题一题地练习交流,不注意让儿童主动地参与,积极地思考。练习形式也是单一呆板。上述这些现象,归根结底两个原因,那就是:一,我们对练习课的功能特点认识不够,导致我们对练习课的教学目标的把握还不到位;二,对练习课缺乏重视,许多教师的练习课教学存在着极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因而对练习课教学缺少设计或根本就没有教学设计,出现练习课变成习题课、作业课,对书上的练习题仅是做完了事,使练习走过场
4、,没有充分发挥每一道练习题应有的价值。二、对练习课教学的定位认识究竟怎样的练习课才能让学生听起来“有听头”,教师上起来“有上头”?也就是说,怎样上好练习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下面我们就结合练习课的性质与特点来分析一下。(一)练习课的地位和作用练习课是数学学科特点决定的一种重要的课堂教学课型。其主要特征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发挥学生的主体功能,利用已经掌握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已具备的技能,通过口答、计算、讨论等多种方式完成课堂练习的任务,以达到领会、巩固、加深理解所学的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数
5、学练习课是以学生独立练习为主要内容的课型,它是新授课的补充和延续。心理学认为,一个正确认识的获得,总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反映在教学规律上,学生要获得知识和能力,也要一个多次反复的过程。练习是学习者对学习任务的重复接触或重复反应,是学生在心智技能和动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练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发展智能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实践活动,具有“巩固技能、反馈评价、形成策略、解决问题、拓展思维”的功能。练习课在三种课型中占有重要比重,我大致统计了一下,就青岛牌教材而言,每册中练习课所占的比重大致都在1/
6、3以上。综上所述,从作用上看,练习的作用至关重要;从比重上看,比重也比较大,都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二)练习课的教学结构(或者教学模式)练习课是在学生已经理解并且初步掌握了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以学生的独立练习为主要内容的一种课型。小学数学练习课,根据练习内容可以分为单项练习课和综合练习课两种。这两种练习课的形式的不同点就在于单项练习课较注重巩固性基础练习和专项练习,而综合性练习课则较注重深化练习和发展练习。它们的相同点就在于两者都必须交待清楚本节课练习的内容及其要求、对每个环节所在达到的目的要进行及时小结、最后还应该总结评讲。具
7、体地说:1.单项练习课:练习的要求比较单一,可以在新授课之后,针对教材的某一个重点或难点安排练习;也可以是针对某一个容易混淆的概念安排练习,以提高学生辨别的能力;还可以在平时作业或试卷解答中,发现问题和错误为了及时纠正和补漏,一般采用针对性练习。例如,今天钦小的耿宁执教的《乘法估算》教学,就是属于这种类型的课,大家一起回顾一下,课例分析(略)。除了这个特点外,由于这节课的内容在生活中的应用相当普遍,这节课还充分体现了其广泛的应用性,也就是生活味相当浓的。2.综合练习课:综合练习课的目的是使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本质规律,拓展学生的解题思路
8、,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练习课安排的习题必须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教师应根据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