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游地区人地关系的历史演变及其特点

长江中游地区人地关系的历史演变及其特点

ID:9894157

大小:3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5-14

长江中游地区人地关系的历史演变及其特点_第1页
长江中游地区人地关系的历史演变及其特点_第2页
长江中游地区人地关系的历史演变及其特点_第3页
长江中游地区人地关系的历史演变及其特点_第4页
长江中游地区人地关系的历史演变及其特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长江中游地区人地关系的历史演变及其特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长江中游地区人地关系的历史演变及其特点 张建民 鲁西奇一   长江中游地区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是长期以来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紧张状态不断累积的结果。如果以人与自然互相冲突、对抗的具体形式与内涵的演变作为主要线索,可以将历史时期长江中游地区人地关系的演变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大致从距今1万年左右到东汉末年(公元3世纪初),即农业社会早期。在这一阶段,这个地区的人地关系形态主要表现为人类生存环境恶劣、生活艰苦以及人类对自然的敬畏和对自然环境的局部破坏。  在农业时代早期,本区人类的生活非常艰苦:物质匮乏,经济体系非常脆弱,极

2、易受到自然灾害的摧残,甚者以至带来地区文明的衰退。其关键在于人类抗拒自然灾害的能力非常弱,而本区又是洪水灾害频发且严重的地区。在距今5800-5500年间的洪水期,江汉平原腹地的大溪文化受到毁灭性的打击;在距今5000-4800年间,洪水使屈家岭文化遭到严重破坏。生活在这种环境下的人类对于自然在心理上更多的是敬畏,而很少有亲近与和谐之感。即使随着青铜与铁农具的相继使用,也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本区人地关系的基本格局。从商周历春秋战国以至于两汉,本区一直以“地广人稀”、“火耕水耨”著称,艰苦的生活环境与生存状态及其所导致的人类

3、对于自然的敬畏仍是这一时期人地关系的主流。而最为核心的问题则是人类基本上还没有抵御洪水的能力。春秋战国以至汉晋时期,两湖平原、鄱阳平原主要表现为河湖交错、湖沼密布的地貌景观,每当洪水来临,长江分流与其支流洪水交搏,一片汪洋;洪水退后,则热病流行。这样的自然环境自然不是最适宜于人类生产生活之地。而在农业社会早期,本区流行的“火耕水耨”的耕作方式则对本区的自然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山伐”活动所带来的破坏甚至更大,只是由于“地广人稀”,这些破坏还是局部性的而已。 第二阶段从汉末三国至明中叶(公元315世纪中期)。在这一

4、阶段,本区人地关系的基本特征是:随着人口增加和生产力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界的索取量和索取能力日渐加大,人类抗拒自然、利用自然的能力逐步增强,对自然的敬畏有所降低;同时,对自然的影响与干预在逐步加大。 在此千余年间,本区的人口与社会经济各方面的发展均历有起伏,而气候、河湖、山林等自然环境要素也在自然规律与人类活动双重因素的影响下表现出复杂的演变过程。譬如在人口方面,虽然历有波折,但从隋、唐历两宋迄元、明,本区的人口峰值一直在增加,个别地区甚至出现了“地狭人稠”现象,但总体上看人地之间的矛盾还不是很突出。人口的增加提供了劳动

5、力资源,促进了生产力的进步,从而使本区人地关系发生了一些变化。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稻作农业逐步突破“火耕水耨”水平,陂塘灌溉技术得到较大发展,连种制逐步取代撂荒农作制,并向复种制发展。耕作制度与技术的进步提高了集约化水平,增加了单位面积产量,使农业生产向精耕细作的方向发展,从而提高了土地资源的利用率,降低了同等人口水平下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二是河湖堤防逐步兴筑,垸田开始兴起。从汉末六朝到唐末五代以至于宋元,荆江及汉、湘、沅、赣等江两岸及洞庭湖、鄱阳湖周围断续修筑了一些堤防。至南宋中晚期,鄱阳平原、两湖平原相继兴起了

6、圩田与垸田,从而使平原湖区开发的技术障碍得到解决。但是,这些江河堤防只是断续相连,还没有联成一线;荆江及汉、湘、沅、赣下游均仍存在着较多的分水穴口,在盛水期,洪水往往通过穴口分流,河道淤垫及洪涝灾害加剧情形还不很严重;平原湖区圩田、垸田的发展也还停留在起步阶段,大量蓄水区域仍然存在。因此,平原湖区原有的河湖关系还基本维持一种较为平衡的状态。三是丘陵低山地区梯田的开发。梯田的开发虽然破坏了原有丘陵低山地区的植被,但由于梯田可以逐层滞留山坡流水,不使泥土被冲刷,是较先进的土地利用方式。然而,在这一时期,本区大部分低山丘陵地

7、区,盛行刀耕火种式的“畬田”。这种粗放型的耕作方式,给本区的森林植被带来较大破坏。只是这些畬田主要集中在低山丘陵地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尚不致牵动全局。 第三阶段从明中叶以后至民国时期(乃至迄于今)。以江、汉及洞庭湖、鄱阳湖堤防体系的逐步形成、平原湖区垸田经济的高度发展以及中上游山区的全面开发为标志,本区的人地关系逐渐进入全面紧张状态,主要表现为人类活动开始对本区自然环境造成全面破坏以及自然对人类的报复不断加剧。 明代本区的年均人口增长率约为4.2(千分之),与全国平均增长率大致持平。虽然明清之际的社会动乱使本区人口大幅

8、度衰减,但“三藩之乱”平定后,本区人口持续增长,很快超过明代人口峰值(3573.4万),到1776年达到5470.6万,1850年达到7704.8万。由于人口增长速度远远高于耕地增长速度,人地矛盾遂日趋尖锐,人均耕地面积持续下降,至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册载人均耕地下降到不足2亩。这种情形虽然在清后期因太平天国运动造成本区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