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客家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成都市龙泉驿区洛带镇为例

论客家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成都市龙泉驿区洛带镇为例

ID:9892874

大小:48.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5-14

论客家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成都市龙泉驿区洛带镇为例_第1页
论客家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成都市龙泉驿区洛带镇为例_第2页
论客家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成都市龙泉驿区洛带镇为例_第3页
论客家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成都市龙泉驿区洛带镇为例_第4页
论客家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成都市龙泉驿区洛带镇为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客家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成都市龙泉驿区洛带镇为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客家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成都市龙泉驿区洛带镇为例  作者:陈世松   内容提要:客家文化资源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与其他文化资源相比,在开发利用上,即有共性,又有个性。本文以近年来成都龙泉驿区洛带镇促进四川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经验作为案例,并联系我国台湾地区发展客家文化创意产业的实践,围绕开发主题与打造品牌问题,从理论与实践上探讨了开发利用四川客家文化资源,发展客家文化产业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主题词:客家文化开发利用 拥有300多万客家人的四川省,是中国内陆客家人数仅次于广东、福建、江西、广西的第五大客家聚居区。四川省丰

2、厚的文化底蕴和独具特色的客家文化,为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广阔的舞台。2005年10月在成都落幕的世界客属第二十届恳亲大会,展现了全球客家热潮的巨大发展前景。如何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努力把客家文化发展为一种可以持续发展的产业,把文化资源转变为文化资本,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一、找准主攻方向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东南沿海省区出现了海外华侨、华人寻根探亲、回乡投资的热潮,他们中许多人是客家人。在这种背景下,国内客家文化研究机构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成立、客家学术活动异常频繁活跃。到了20世纪末,这股热潮也开始席卷巴蜀大

3、地,适逢政府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之机,为了配合西部大开发,推进客家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四川客家研究中心率先开展了以“成都东山客家历史与现状”为龙头的课题,尝试探索客家文化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路子。客家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其他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相比较,既有其共性的一面,也有其特殊性的要求。共性是都必须建立在文化资源与经济发展相整合的认识基础上。所谓特殊性要求,就是对客家文化资源的开发,必须以首先激发客家族群的积极性为前提。众所周知,四川的客家文化,是清初以来随着客家人的入川,而被移植到巴蜀大地来的。由于历史的原因,世代生活在成都近郊东山丘

4、陵区的客家人,过去一直被人贬称为“土广东”,是“苕管儿”,致使客家意识长期处于压抑之中,客家文化的价值不为人们所重视。在这种背景下,要把客家文化作为一种资源来开发利用,如果没有客家人的积极介入,显然是无法起步的。改革开放以来,东山地区一些客家人通过在广东务工和出差,发现在当地,存在着一个与自己说同样方言的人群,他们被称之为“客家人”,由此明白自己原来是堂堂正正的“客家人”,于是,客家意识开始在这部分人中得以复活。随着客家人的自我觉醒,龙泉驿区也在上世纪90年代末,启动了对于客家文化资源的开发。在这一过程的初始阶段,四川省的两个客家民间

5、社团、科研机构发挥了重要作用。早在1996年,由一批海外归来的客家干部、知识分子发起,经过批准,在成都组建了一个客家民间社团组织——四川客家海外联谊会。该会成立伊始,即在四川的客家人群中进行广泛的宣传发动工作,并以龙泉驿区洛带镇的广东会馆作为活动中心,开展了一系列联络接待活动。1999年3月,经四川省社科院批准,由一些专家学者发起成立了一个以客家学为研究对象的专门研究机构——四川客家研究中心。该中心成立伊始,即选择洛带镇作为研究基地,通过与洛带镇政府合作,帮助制定了一个以突出客家文化为主题的旅游发展规划,并为洛带镇量身打造了一个定位目

6、标——“中国西部客家第一镇”,开始尝试把客家文化作为一种旅游资源来加以开发。洛带镇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被列为四川省的试点小场镇。该镇的干部群众一直在寻找足以支撑一方产业的发展方向。在确定客家文化作为主打方向之前,曾经被提上议事日程、甚至被部分实施过的开发方向有:三国文化、宗教文化等。四川客家研究中心的学者在全面调查、研究、分析了龙泉驿区、洛带镇的资源状况后认为,洛带镇以前称为甑子场,在历史上曾经是成都平原通往川东丘陵的必经之路,是清初大移民时代客家人进军成都平原的要冲之地,因此,这里自然也就成为客家族群聚居的理想之区。龙泉驿区客家资

7、源十分丰富,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客家方言基本保存完好。龙泉驿区的客家方言,以前被称为“土广东话”。它是由来自清代广东嘉应州为主的客家移民及其后裔,经过世世代代的传承,而保存至今的。客家方言在龙泉驿区的保存现状是:由于受“宁卖祖宗田,不丢祖宗言”的传统的影响,在一些乡镇村组,从老人到小孩几乎全说客家话;有的平时在外面说湖广话(四川话),在家庭成员内部则说客家话。二是客家历史源流和演变脉络十分清楚。大量族谱资料和文物、口碑资料表明,龙泉驿区的客家人来源于清前期“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绝大多数是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从广东嘉应州的

8、五属(梅县、蕉岭、平远、五华、兴宁)和惠州府的龙川、连平、河源等州县,以“垦民”的身份迁来四川的。其中,尤以长乐(今属五华市)、兴宁(今属梅州市)居多。此外,也还有部分来自江西赣南的客家人及其后裔落户此区。三是客家文化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