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东盟地区的贸易流量分析

中国对东盟地区的贸易流量分析

ID:9892509

大小:186.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5-14

中国对东盟地区的贸易流量分析_第1页
中国对东盟地区的贸易流量分析_第2页
中国对东盟地区的贸易流量分析_第3页
中国对东盟地区的贸易流量分析_第4页
中国对东盟地区的贸易流量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对东盟地区的贸易流量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亚太经济》2008年第3期中国对东盟地区的贸易流量分析——基于引力模型的研究范爱军曹庆林摘要:本文运用引力模型检验了2006年中国与前50大出口贸易伙伴和东盟国家之间的贸易流量及其决定因素,并通过不同区域组织之间的比较,重点观察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优惠贸易安排。检验结果发现,目前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优惠贸易安排效果还不明显,然后本文通过计算出口潜力、贸易相似度等指标对这种效果不明显的原因进行了解释,说明想要建立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关键词:中国;东盟;引力模型;出口潜力作为世界瞩目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的经济实力已经具备相当的规

2、模,在加入WTO的前提下,面对来自欧盟(EuropeanUnion,EU)和北美自由贸易区(NorthAmericaFreeTradeAgreement,NAFTA)的挑战,如何更进一步地与世界其他国家促进贸易交流,成为我国外贸发展的一项重大课题。我国地处东亚,同时东亚地区又是世界上经济十分活跃的地区之一,从地理位置和经济合作的角度,与东盟(AssociationofSouth-EastAsianNations,ASEAN)地区建立自由贸易区一直是我国致力于达成的目标。2000年11月在新加坡召开的中国与东盟领导人会议上提出了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

3、易区的设想,2001年11月6日,在文莱举行的第五次中国与东盟领导人会议上,双方就未来10年内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达成了共识。在2002年在金边举行的中国一东盟领导人会议上,双方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定》,中国与东南亚各国经贸合作由此进入了一个快速、全面、突破性发展的新阶段。根据协议规定,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正式谈判在2003年启动,2004年6月结束,2005年1月正式启动双方的关税减让计划。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一经提出,便成为经济学研究的一大热点,目前该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已经过了两年多,中国与东盟地区的贸易是否得到了促进,中国与东

4、盟地区的“10+1”形式的合作是否真正有所成效,还有很多问题亟待研究。目前有很多学者的文章都是从贸易效应角度考虑的,直接从贸易流量角度研究这个问题的还比较少。实际上,贸易效应是通过贸易流量的变化反映出来的,如果能直接考察贸易流量的变化,就能够更直观的观察中国与东盟地区之间的贸易改善情况。本文借助贸易引力模型,通过中国与世界上前50个主要贸易伙伴国的贸易流量的比较,观察中国与东盟地区“10+1”合作形式的效果,期望本文的研究能给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一、相关研究文献综述引力模型是研究贸易量决定模式的重要工具,该模型起源于牛

5、顿物理学中的“引力法则”,即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他们各自的质量成正比,且与他们之间的距离成反比。应用到贸易方面,就是说两个国家之间的双边贸易流量与他们各自的经济规模成正比,与他们之间的距离成反比。引力模型的简化形式为Mij=KYiYj/Dij,其中K为常数,Mij为i国到j国的出口额,Yi和Yj分别为i国和j国的经济规模,一般用GDP表示,Dij为i国到j国的距离。10最早将引力模型应用到国际贸易领域的两位学者是Tinbergen(1962)和Poyhonen(1963),他们认为一国向另一国的贸易流量与他们各自的GDP成正比,与他们之间的距离成

6、反比。其中,出口国的经济总量反映了一国潜在的供给能力,进口国的经济总量反映了一国潜在的需求能力,双方之间的距离(表示运输成本)则构成了两国之间贸易的阻力因素。从此,引力模型成为研究国际贸易流量的重要工具,同时,还有很多学者把该模型应用于移民、国外直接投资(FDI)、旅游等国际流量的研究。经济学者们为了检验其他因素对贸易流量的影响,将更多的解释变量纳入到模型当中,比如人口(Linnemann,1966)、人均收入(Leamer,1974)、汇率(Bergstrand,1985)、是否同属于一个经济组织(Bergstrand,1989)、是否拥有共同

7、经济边界(盛斌,2004)、是否存在历史上的殖民关系(盛斌,2004)、是否拥有共同语言或文化(Wei,1996)等众多因素被纳入到模型中来。针对中国的实际情况,谷克鉴(2001)提出了增加一个外向型贸易转移推动变量,以便于专门应用于中国贸易引力模型当中。由于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引力模型也受到了很多学者的质疑,也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没有得到主流经济学的关注。20世纪70年代以来,理论界又掀起了对引力模型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的高潮,Anderson(1979),Helpmen和Krugman(1985)、Bergstrand(1985、1989)、Dear

8、dorff(1995)、Wei(1996)、Evenett和Keller(1998)、Anderson和Wincoop(2003)等都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