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892067
大小:50.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5-14
《找回“家”“国” 的支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找回"家""国"的支点王丽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4-29 最近,围绕着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制订工作的进展,在公众关注的一系列教育问题中,农村教育已愈来愈凸显为焦点。 农村教育究竟出了什么问题?是不是国家实行了“两免一补”,农村儿童入学率达到了99%就大功告成? 远不是那么简单。 凡是教育,总跟具体的教育内容联系在一起,而教育内容又是跟具体的受教育者联系在一起的。在农村教育中,课程内容严重脱离农村生活一直是个突出的问题。每一科都可以举出许多例子。而更令人忧虑的是,近年由于国家推进基
2、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小学教材全部重新编写,此问题非但没有解决,相反有愈演愈烈之势。 中国是有两千多年教育传统的国家,而源自西方的近代新教育传入是上世纪初年的事,迄今已逾百年。如果将此百年作为一个时段来回顾,那么,站在这条时间之河的下游,回溯河的源头,我们会发现哪些值得回味的风景呢? 这是一种关于“根”的教育 查出版于1936年的《中国教育史》(陈青之著),笔者看到一份1903年《奏定学堂章程》颁布的初等小学堂必修科课程表(见图表1)。 请注意表格中“历史”、“地理”、“格致”三科。这里的“格致”源自《礼记
3、·大学》中的“格物致知”。按南宋朱熹的解释,即“穷究事物道理,致使知性通达至极”。 且让我们也来“格致”一下。按表中所列一年级的历史课内容为“乡土之大端故事及本地古先名人事实”,即当地流传的民间故事及本乡本土古代先贤名人事迹。请注意这两个关键词:“乡土”和“本地”。仔细推究,其背后显然蕴含着这样一种理念:一个人在开启童蒙之时,历史知识的进入应当首先从身边、从脚下这块土地始,从祖祖辈辈生息繁衍的土地始,而不是从“国家”、“民族”这些人类学和社会学的大词始。“桑梓”与“祖国”,两者在情感体认上存在着逻辑的先后关系。这不是任何
4、人的主观意志可以改变的。 并且,可以想象,这些世代相传的故事中的人物很可能是村子里某一座祠堂、某一处牌坊的纪念对象。从这些关于“某某公”的事迹中,孩子获得情感上的满足和骄傲,进而从精神上与祖先建立起联系,找到族群上的归属感,完成对“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的最原初的确认。与此同时,“善恶忠奸”的价值观也潜移默化地植入孩子幼小的心灵。——这就是“历史”教育之根。 对这一点的重要性,潘光旦先生60年前有这样的论述: 近代教育下的青年,对于纵横多少万里的地理,和对于上下多少万年的历史,不难取得一知半解,而对于大学
5、青年,对于这全部历史环境里的某些部分,可能还了解得相当详细,前途如果成一个专家的话,他可能知道得比谁都彻底。但我们如果问他,人是怎么一回事,他自己又是怎样一个人,他的家世来历如何,他的高祖父母以至于母党的前辈,是些什么人,他从小生长的家乡最初是怎样开拓的,后来有些什么重要的变迁,出过什么重要的人才,对一省一国有过什么文化上的贡献,本乡的地形地质如何,山川的脉络如何,有何名胜古迹,有何特别的自然和人工的产物——他可以瞠目不知所对。 潘光旦这段话针砭的是上世纪30年代的教育,也是对这份课程表中“历史”、“地理”、“格致”三科
6、课程内容的最恰切的诠释。惭愧的是,对潘先生说的这些,笔者脑海里也是一团模糊。如果说现代人最大的精神危机是自我迷失,那么,也许最初的、最根本的丢失便是与这种关于“根”的教育之缺失有关? 如果仅停留在这一步,显然不够。课程表的设计者考虑到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求知的触角日渐向更广阔的时空伸展。到了三年级,历史课程的内容也相应地发生变化,变为“历朝年代国号及圣主贤君之大事”,即在认识乡土历史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到国家民族历史的范畴:自三皇五帝到唐宋元明,一路下来,其间跨越五千年时空,经历了一个民族(国家)起源和发展的漫长历程。而
7、到了四年级又回到“本朝开国大略及列圣仁政”。在此过程中,他们会不自觉地把那些流传于本乡本土的忠烈先贤的事迹——那些铭刻在祠堂和牌坊上的“某某公”的故事,与记载于教科书上的充满了征战杀伐、兴衰更替的遥远朝代联系在一起,从而获得对“家”、“国”的具体的情感体认,建立起“个体”、“民族”、“国家”的初步概念,进而在更高一级的层次上,完成对“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的确认。 这样一种课程内容设置,显然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 再来看“地理”课和“格致”课,其思路如出一辙,同样是由近及远——从乡土开始,慢慢扩及本县本府,进而扩
8、及“中国”,最后扩及与中国毗邻国家的地理关系,像涟漪般一圈圈向外推及、扩散。“格致”课略为不同的是:先从乡土常见的动植物矿产,再提升到“重要动植矿之形象”,即由一般到特殊,最后回落到对人自身的认知——“人生生理及卫生之大略”。在今天看来,这门“格致”课相当于“自然”课,但不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