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静”观与“不能不为之”

“空静”观与“不能不为之”

ID:9887573

大小:3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5-13

“空静”观与“不能不为之”_第1页
“空静”观与“不能不为之”_第2页
“空静”观与“不能不为之”_第3页
“空静”观与“不能不为之”_第4页
“空静”观与“不能不为之”_第5页
资源描述:

《“空静”观与“不能不为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不能不为之”与“空静”观摘要:“不能不为之”是苏轼针对艺术本源提出的文艺观点,前人已从多个角度对这一文艺观点进行了阐释,但却少有学者从佛教的角度进行探索。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从“空静”观的角度来探讨“不能不为之”同佛教的关系,追寻这一文艺观点的哲学本源。关键词:苏轼;“不能不为之”;“空静”观“不能不为之”是苏轼在《叙》中提出来的,对此研究者已从多个角度进行了阐释:有的从“创作动机”、“灵感”或“情”的角度论述其内容,说明“不能不为”的具体所指;有的从西方文论文学的非功利性角度论述其创作所追求的自然风格,讨论“不能不为之”创作时候的心态。但很少有人从宗教的角度讨论苏轼的学说是否有

2、着哲学的根源。本文就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从“空静”观的角度来探讨“不能不为之”同佛教的关系,并进一步来追寻苏轼的这条文艺观点的哲学根源。一苏轼在《南行前集叙》中提出了“不能不为之”的文艺观点。己亥年,苏轼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第二次由蜀入京。他在途中写下了许多诗篇。此序是苏轼回忆自己在途中作诗的情形,同时也发表自己了对写诗的见解。“非能为之为工,乃不能为之为工也”,[1]这句话说明了苏轼认为的“工”是“不能不为之”的。“山川之有云,草木之有华实,充满勃郁,而见于外,夫虽欲无有,其可得耶!”苏轼的文艺的触发点转向了心灵的自由抒发,这种状态下作文是不受“有意”之意识的控制的,作者完全处于一

3、种不能自己的“不能不为之”的自由状态。在“不能不为之”的状态下所写的文章是“作文”,是“无意”之文;而在“能为之”的状态下所写的文章是“为文”,是“有意”之文。从我们上面的分析可以很清楚的知道,“能为之”和“不能不为之”之间最主要的区别就在于作者写作时的心理状态。可以说“能为之”的“为文”状态是有意而为文,“不能不为之”的“作文”状态是无意而作文。前种状态下作者处于理性之中,并没有摆脱文学的功利性的束缚,心灵也没有达到一种完全自由的纯然状态,所以不能写出“工”的文章。后种状态下作者处于非理性中,体现的是文学的非功利性,抒发了积聚在内心的情感,心灵处于一种自由的状态,所以所作之文是“工”的

4、文章。“不能不为之”所对应的写作状态是“无意为文”,而“无意”的状态即是心灵自由之状态,写作时心灵是处于无目的和非功利的自由之中。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苏轼“不能不为之”的文艺本源论认为,文艺源于心灵的自由抒发。由此我们可以大体理解了苏轼“不能不为之”艺术本源论的含义,现在我们就可以探讨“不能不为之”同苏轼的哲学观有着怎么样的联系,这种“不能不为之”的心灵自由抒发状态是否有着其宗教的本源。二心灵的自由抒发是一种状态,这种状态需要心灵的虚空和宁静,心念万物、心猿意马的状态不可能使心灵处于自由抒发之中。苏轼对佛教的喜好和研究为人所熟知,其哲学观也有着深刻的释家的烙印,其文艺思想也必然会

5、受到佛教的影响,我认为苏轼的“不能不为之”的文艺心灵本源论同佛教的“空”、“静”有着内在的联系。“空”和“静”是佛教般若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更是大乘空宗基础理论学说,是佛教中最常用的概念。比如《坛经.般若品》在谈到空观时候说“心量广大,犹如虚空,无有边畔,亦无方圆小大,……诸佛刹土,尽同虚空。世人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复如是。”[2]《楞伽经》也对空进行了论述,“大慧,彼略说七种空,谓相空、性自性空、行空、无行空、一切法离言说空、第一义圣智大空、彼彼空。”[3]而《心经》更是提纲挈领式的论述了“空”,这些佛教的经典都是当时流传很广的经典,苏轼对这些经书也是经常翻阅甚至抄写,佛

6、教的“空静”观会潜移默化到苏轼的思想中来。苏轼喜好佛教,研读佛经,对佛教的“空静”观有着自己的接受和理解。他在《江子静字序》中说:“夫人之动,以静为主,神以静舍,心以静充,志以静宁,虑以静明,其静有道得己则静,逐物则动。”苏轼在此论述了动、静的关系,认为“静”是人的主体状态,也只有在“静”的状态下才能够“宁”和“明”,才能泰然自若。其实苏轼的很多诗文都体现了自己对佛教“空静”观的理解和吸收。如苏轼在《吉祥寺僧求阁名》中写道,“过眼荣枯电与风,久长那得似花红。上人宴坐观空阁,观色观空色即空。”[4]苏轼的这首诗甚至可以看做是《心经》的诗歌解读。又如在《北寺悟空禅师塔》中说:“已将世界等微尘

7、,空里浮花梦里身。岂为能颜更分别,只应天眼识天人。”[4]393在《望云楼》中写道“阴晴朝暮几回新,已向虚空付此身。出本无心归亦好,白云还似望云人。”[4]666苏轼在这首诗中把人生看做是虚空,已经彻底地接受了佛教的“空”观。翻开苏轼的诗集,这样的句子真可谓是不胜枚举,苏轼用大量的诗歌来写“空静”,这也充分表明他对佛教这一观念的理解和吸收。而在《送参寥师》中苏轼更是把“空静”和文学文艺联系到了一起苏轼认为作诗应当使心灵达到“空静”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