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880234
大小:171.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5-13
《循环经济与绿色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原载于《经济纵横》2013年第1期循环经济与绿色发展——人类呼唤提升生命力的第四次技术革命齐建国收稿日期:2012-11-10作者简介:齐建国(1957-),男,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院名誉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数量经济学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软科学研究会理事,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理事。研究方向:技术创新经济学、经济分析与预测。(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院,重庆400033)(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北京100732)摘要:已有的三次技术革命,在解放人的体力和脑力、带来极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给人类最基本的生存环境带来了负面
2、影响。因此,人类正急迫等待和呼唤以提高人的生命力为核心的第四次技术革命的到来。绿色技术是提高人的生命力的技术统称。绿色发展以绿色技术为基础,聚焦于提高人的生命力的持续健康发展,是人类在物质财富达到一定丰裕程度时的必然选择。绿色发展就是要寻找一种既增加物质财富,又不损害生态环境质量的模式和发展路径。从这个角度看,绿色发展就是循环经济模式、低碳技术应用、生态建设和创造保持人类身心健康的精神环境的总称。以物质高效、安全、循环利用为外在表现形式的现代循环经济模式,具有促进绿色发展的协同效应,与中国应对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带来的资源可持续供给压力和生态环境保护压力的客观需求高度契合,已经成为中国转变经
3、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实践途径。关键词:绿色技术;绿色发展;循环经济;生态建设;协同效应中图分类号:F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685(2013)01-0043-11《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并且全面部署了“十二五”时期循环经济发展任务。党的十八大又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
4、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要“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这是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与时俱进,遵循客观世界和
5、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世界发展秩序和人类社会已经进入大调整的变革时期。全世界都在探讨未来人类发展的优化路径。从经济周期与技术创新周期的关系及变化规律来看,2008年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对发达国家和世界经济的强烈冲击难以在短期内得到全面缓解。世界经济全面复苏并进入新的增长长周期,需要等待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出现,以此把人类社会引入新的发展模式。一、人类呼唤提升生命力的第四次技术革命到目前为止,人类社会已经实现了三次技术革命。第一次技术革命的实质是动力技术革命。其主要内涵是通过机械力代替人类的体力,用机械强壮了人的四肢和肌肉,把人类从改造自然的力量困境中解放出来,使人类能够克服体力不足的缺陷
6、,实现了对自然资源的大量开采、运输和加工利用。第二次技术革命的本质是能源技术革命。其核心内涵是通过电力技术、内燃机技术、化学能与人工合成技术等的发明与应用,使人类的力量进一步增大,速度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大幅度提升,生产走向规模化和高速化。但这一次的技术革命并没有带来人类自然属性需求的革命性变革,只是通过能源技术的运用使人类改造自然的力量更大、速度更快。第三次技术革命的本质是信息技术革命。其核心内涵是通过信息采集、存储、传输、加工处理技术的发明和应用,用信息技术的逻辑计算力代替人类的脑力,把人类从处理海量信息的逻辑分析和计算能力的困境中解放出来,实现了脑力的扩张、智能的飞跃。在力量更大、
7、速度更快的基础上,使人类变得更加聪明,工作更加精准化,并实现了工作的自动化、智能化和远程控制化。前三次技术革命均得益于材料技术、人工合成技术等基础技术革命的成果。每一次技术革命都集成融合了前一次技术革命的成果,使得技术体系日益集成化。健康长寿的幸福生活是人类追求的目标。经过前三次技术革命,虽然在物质生活层面上人们已经实现了丰衣足食、舒适的居住、快速方便的旅行,等等,但由于自然资源的持续大量开采和加工利用带来的日益严重的自然生态破坏,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