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关系与争议处理

劳动关系与争议处理

ID:9874765

大小:378.59 KB

页数:152页

时间:2018-05-13

劳动关系与争议处理_第1页
劳动关系与争议处理_第2页
劳动关系与争议处理_第3页
劳动关系与争议处理_第4页
劳动关系与争议处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劳动关系与争议处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l劳动关系与争议处理第一章劳动关系概述第一节劳动关系的概念、分类和法律特征一、劳动关系的起源1、劳动关系源于英文“lrborrelations”。是雇员(劳动者)与雇主(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过程中形成的社会经济关系的统称;对劳动关系的研究,首先要从“雇员”说起,一般我们将劳动力称为雇员,有时也称为“劳工”“工人”“劳动者”“受雇者”等。2、“劳工”是一个社会概念,“工人”则是普遍使用的概念,“劳动者”是劳动法上的概念。“受雇者”是民法上的概念。3、劳动关系不同称谓:劳资关系,劳工关系,劳使关系(源自日本),产业关系(源自美国)。4、劳资关系是资本与劳动之间的关系,其主

2、体明确、关系清晰、含有对立的意味,强调两者之间界限分明,所民开的关系中包含了一致性与冲突性。二、我国劳动关系的概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目前我国劳动关系的具体含义是指劳动者在运用劳动能力、实现劳动过程中与用人单位之间产生的经济社会关系。在我国,劳动关系中的劳动,除了具有一般含义外,还有其特定内涵。劳动关系上的劳动,专指职工为谋生而从事的、改造劳动义务的、有组织的、岗位相对固定的集体劳动。主要包括:1、从主体上看,它是以职工(雇员)身份所从事的劳动凡不在职工之列的人员所从事的劳动,或者虽在职工之列但以职工以外的身份所从事的劳动,例如现役军人的军工劳动、劳教

3、人员和战俘的劳役劳动、家庭成员的家务劳动、个体劳动者和合伙的的劳动、职工以公民的身份所从事的社会义务劳动,都不属于我国目前法律意义上的劳动关系中所指的劳动。2、从目的上看,它是作为一种谋生手段的职业劳动即以劳动报酬作为主要生活来源,而且是相对固定在一定劳动岗位上所从事的劳动。社会义务劳动的含义是无偿劳动以及虽有一定报酬或物质补偿但目的不在于谋生的劳动,这不属于劳动关系所指的劳动。3、从性质上看,它是改造劳动法律义务上的劳动也就是说,它是为了向用人单位履行以法定形式确定的义务的劳动。4、从形式上看,它是用人单位内部有组织的集体劳动即职工由用人单位组织起来并在其指挥下,以

4、用人单位的名义共同从事的劳动。职工的劳动受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章制度的约束,受用人单位经营者或管理者意志的支配,是处于被管理地位的具有隶属性的劳动。三、劳动关系的特点1、劳动关系是社会生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已确定的条件下,劳动关系是生产关系中最生动的内容体现。第一是活跃性,第二是整体性,第三是从属性。2、劳动关系是社会经济关系的本质体现在社会经济关系中,劳动关系具有直接性、具体性和本质性的特点。3、劳动关系的性质和特点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的我国当前存在的劳动关系主要表现为三种类型:公有制经济的劳动关系、混合经济的劳动关系和私有制经济的劳动关系。四、

5、劳动的性质1、不平等性质A劳动关系具有人身让渡的特征B劳动关系平等性内部也具有某些不平等:双方在力量上的不均衡、实力权力的不对等。2、平等性质A管理方和劳动者双方都是劳动力市场的主体,双方都要遵循平等、自愿、协商的原则订立劳动合同,缔结劳动关系。B双方各自遵守各自的权力和义务,发生纠纷时,法律地位平等。3、经济利益和财产关系的性质经济利益的差异是导致双方合作与冲突的根源。1、社会关系的性质是社会关系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第二节劳动关系的主体及分类一、劳动关系主体劳动关系主体,是指劳动关系中劳动力的所有者和劳动力的使用者,即拥有劳动力的雇员(劳动者)和使用劳动力的雇主(用

6、人单位)。其中劳动者也称劳动主体,用人单位也称用人主体。在世界各国,哪些公民或社会组织能够成为劳动关系的主体,一般由劳动法律规范给予确定认可。从狭义上讲,劳动关系的主体包括两方,一方是雇员以及工会为主要形式的雇员团体,另一方是雇主和雇主协会。从广义上讲,劳动关系的主体还包括政府。在劳动关系的发展过程中,政府通过立法介入和影响劳动关系,其调整、监督和干预作用不断增强,因而政府也是广义上的劳动关系主体。1、雇员雇员是指在就业组织中,本身不具有基本经营决策权力且人性于这种权力的工作者。雇员又称为员工、劳动者,包括所有从事体力或脑力劳动而获取工资或报酬的工作者。劳动关系中的雇

7、员,指具有劳动权力能力和行为能力,由雇主雇佣并在其管理下从事劳动工作以获取工资收入的法定劳动者。劳动关系中的雇员,一般包括以下含义:A雇员是被雇佣的人员B雇员是以工资为劳动收入的人员C雇员是在雇主管理下从事劳动的人员D有些国家劳动法规定某几种人员不属于雇员,如公务员(我国是雇员)、军事人员、企业高层管理者、家庭佣人1、雇员团体雇员团体是指因为共同利益、兴趣或目标而组成的雇员组织,包括工会(最主要的雇员组织)和类似工会组织的雇员协会以及专门的职业协会。工会的主要目标是代表成员并为其争取利益和价值。在我国和世界上其他国家,工会是雇员团体的最主要形式。截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