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865826
大小:2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5-12
《公推公选与公开选拔的对比及利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公推公选与公开选拔的对比及利弊分析作者:来源:中共包头市委组织部网站责任编辑:苏哲发布时间:2011年05月12日包头市石拐区于近期进行了全区范围内的公推公选,所选拔职位是区下辖两个办事处的两个副主任。经过半个多月紧张高效的推选、面试、考核、票决,新当选的两名同志已经走上领导岗位。回顾这次公推公选工作,感触颇多。我区曾在2001年、2004年分别拿出10个、2个副科级领导岗位进行公开选拔,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两种选拔方式进行分析对比,又可以总结出很多经验。下面,就两种方法进行一下对比。一、两种方法的共同点这两种方法有很多共同点,其中最大的共同
2、点是一个“公”字,“公”,即体现了“公开、公正、公平”,体现了“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体现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具体的共同点在以下几方面:⒈选人用人原则是相同的。两种方法同时体现了党管干部的原则性,都以《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6条原则为基本原则,即党管干部原则,任人唯贤、德才兼备原则,群众公认、注重实际原则,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依法办事原则。⒉选人用人的范围的一致的。两种方法都规定,在区属单位范围内职工,年龄35周岁以下,学历大专以上,工龄两年以上的,均可以参与竞争。⒊资格审查等方法相同。⒋选
3、拔方式类似。两种方法都要通过推荐、面试、考核、常委会决定等程序,做法上基本相同。⒌产生的结果与影响类似。两种方法都通过公开方式进行,群众比较认同,所选拔出的干部都比较优秀,从而在群众中产生了比较好的正面影响。二、两种方法的不同点⒈选拔方法有所不同。两种方法虽然都有推荐与考试的环节,但侧重点不同,前者以推为主,以考为辅;后者以考为主,以推为辅。⒉选拔程序不同。公推公选的程序是“三推两考一票决”,即经过基层、正科级干部、县级干部三次推荐,再经过面试、考核,最后进入常委会票决;公开选拔的程序是“一推双考”,即推荐(包括个人自荐、组织推荐),考试(
4、包括笔试与面试)和考核,最后进入常委会研究决定(与其它方式产生干部在本程序完全相同)。⒊选拔的岗位不同前两次公开选拔的岗位主要是区委、政府下设的委办局的副职,本次公推公选的岗位是两个办事处的副主任。⒋选拔所产生的社会反响不同前两次公开选拔影响很大,一时间成为我区街谈巷议的焦点话题,人们议论的中心放在参加选拔者的笔试、面试成绩上,尤其是笔试的排名,成为人们议论的主要内容;而这次公推公选进行过程中,人们议论的焦点转移的第二、第三次推荐上(即正科级干部、县级干部的两次推荐投票),尤其是第二次推荐结束后,当出现一名候选人以压倒多数票进入下一轮推荐时
5、,在全区范围内产生的非常强烈的反响,议论也多侧重于候选人的人际交往及知名度。⒌选拔的进度不同前两次公开选拔从发文到选手上任历时最短的要4个月,最长的达半年之久,而这次公推公选历时只有1个月,非常迅速、高效。⒍选拔所花费的成本不同前两次公开选拔所花费的直接费用最高的是本次公推公选的8倍,最低的是5倍。其中还不包括占用相关部门人员的时间精力所产生的间接费用。三、公推公选与公开选拔的利弊对比分析㈠两种选拔方法所具有的共同的利弊⒈共同的利这两种方法都是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的产物,从根本上解决了任人唯亲和买官卖官,把选官的权力交给制度,做到以制度管人
6、,以制度管事,以制度管权,从源头上铲除在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滋生腐败现象的土壤。用两种方法选拔任用干部,是从源头上防止和克服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的重要保证。在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由少数人选人,在少数人中选人'的做法,透明度小,随意性大,公信度低,往往容易形成少数人说了算、暗箱操作、任人唯亲等弊端,给跑官要宫、买官卖宫者以可乘之机,甚至导致用人决策失误,贻误党的事业。近年来,在选人用人方面发生的一些违纪违法案件,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而公推公选与公开选拔把'公开透明'作为根本前提,把人民群众的监督贯穿于干部推荐、考察、任用的全过程,变'几双或几十
7、双眼睛选人'为'千百双眼睛选人',变'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公开程度高、参与范围广、竞争力度大、民意选择准,较好地落实了普通党员和人民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从而有利于保证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有利于提高群众对干部工作的信任程度,有利于防止和克服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⒉共同的弊 一是两种方法在用人上存在不确定性。两种方法还无法把政治上靠得住、发展上有本事、老百姓信得过的干部标准完全落到实处。毕竟,在公推公选与公开选拔过程中,应试者之间的竞争仍停留在纸面上、口头上,其推崇的主要是文化人的看家
8、本领,起码不是对领导干部的全部素质要求。两种方法均难以反映应试者的思想状态、道德境界和工作经验。两种方法可以将一个头脑灵敏、口齿伶俐的应试者纳入视野,却可能抛弃了一个务实求真,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