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学习型组织理论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学习型组织理论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苏义林,张新华(甘肃教育学院教育系,甘肃兰州730000)摘要:学习型组织理论是二十世纪90年代兴起的一种全新的管理理论。彼得·圣吉提出了修炼学习型组织的模式: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社会的发展,学校管理中存在的弊端以及当前学校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学校管理走向学习型组织是一种必然趋势。学校管理中运用学习型组织理论,可以从转变思想观念、树立学习型组织理念,变“适应性学习”为创造性学习———建立学校组织的共同愿景,清除学习型组织的阻碍———习惯性防卫,提供支持的环境、
2、营造良好的氛围,深刻领悟学习型组织的真谛———活出生命的意义等五个方面做起。关键词:学习型组织;学校管理;管理理念;运用中图分类号:G40-058文献标识码:A学习型组织理论是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在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被认为是新世纪管理模式的理念。学校管理若能从中吸取营养并结合实际努力实践,必将发展壮大学校管理新理论,拓宽学校发展新思路,实现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目标。共同力量,不断创新,持续蜕变。在其中,人们胸怀大志,心手相联,相互反省求真,脚踏实地,勇于挑战极限及过去的成功模式,不为
3、眼前近利所诱,同时以令成员振奋的远大共同愿景,以及与整体动态搭配的政策与行动,充分发挥生命的潜能,创造超乎寻常的成果,从而由真正的学习中体悟工作的意义,追求心灵的成长与自我实现,并与周遭的世界产生一体感”。可见,学习型组织中的学习不同于一般用语中的学习。一般所说的学习仅仅是指汲取知识或获得信息,这与真正的学习还有较大距离。真正的学习,涉及人之所以为人这一人生意义的核心。圣吉提出了构建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并认为这是学习型组织“一生的学习与实践计划”。第一项修炼:自我超越。它是学习如何扩展个人能力,创造出我们想要的结果,并且营
4、造一种组织环境,鼓励所有的成员自我发展,实现自己选择的目标和愿景。组织应强化个人对于组织是真正有益的观念并提供支持个人发展的组织环境。组织与成员之间应建立“和谐、优美与均衡”的“盟约”关系。自我超越是学习型组织的精神基础。第二项修炼:改善心智模式。所谓心智模式,简单地说就是我们每个人理解和看待周围世界的思维模式。这种模式是在长期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形一、学习型组织理念与模式彼得·圣吉(PeterM.Senge)是学习型组织理论的集大成者,1990年他出版的专著《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成为美国连续三年名列畅
5、销金榜的一本著作。圣吉的学习型组织理论在世界管理与实践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美国的财星杂志的报导指出它是“未来最具有竞争力的管理技术”。许多西方的企业和学校已开始尝试这条途径。什么是学习型组织?圣吉将其概括为一句话,就是“能够设法使各阶层人员全心投入并有能力不断学习的组织”。这种解释似乎过于简单,让人无法真正把握其实质内涵。台湾学者杨硕在介绍和推广圣吉的学习型组织理论时对此作了深刻的阐述,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归纳;“圣吉所希望建立的学习型组织,是一种不同凡响,更适合人性的组织模式,由伟大的学习团队形成社群,有着崇高而正确的核心价值
6、、信念与使命,具有坚韧的生命力与实现梦想的收稿日期:2000-06-10作者简介:苏义林(1966-),男,河南商丘人,甘肃教育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教育管理的教学与研究工作.140兰州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0卷成的,是以个人的价值观与世界观为基础的。心智模式影响我们的认知方式,而通常人们不易察觉自己的心智模式以及它对行为的影响。因此“,学习如何将我们的心智模式摊开,并加以检视和改善,有助于改变心中对于周遭世界如何动作的认知。对于建立学习型组织,这是一项重大的突破”。第三项修炼:建立共同愿景。共同愿景,即共同愿望的景象,
7、是能感召组织成员的共同目标。它为学习提供了焦点与能量,并激发组织成员形成不断向前超越的力量。它要求正式组织领导和员工拥有共同的使命感,组织领导必须愿意同员工交流个人观点,鼓励员工对未来作出卓越贡献,从而取代员工对改革的抱怨,以及对领导个人愿景的被动服从。第四项修炼:团队学习。圣吉认为,现代组织的基本单位就是工作团队,学习的基本单位也由个人变成团队。只有会学习的团队,才有可能发展出善学习的组织。团队学习是建立“共同愿景”和“自我超越”的修炼之上的。但是在一个组织中,只有共同愿景和有才能的组织成员还不够,还需要团队学习来转换对话
8、模式及集体思考的技巧,从而促使产生一种“完善的协调和一体的感觉”,使群体的能力远远超过个人才能的总和。第五项修炼:系统思考。它是看见整体的一项修炼,是五项修炼的核心和基础。其意义在于心灵的转换:从看部分转为看整体;从把人们看作无助的反应者转为把他们看作改变现实的参与者;从对现状只作反应转为